大概是本科时候,有人在 SNS 分享了博弈论的课程,好奇,我点进去,就看到留学的伙伴在课堂上用手机拍的。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 Bilibili 作为学习网站的雏形,也就是,咳咳,原型 。
后来,经历考研,要看专业课。再后来,要学习创业 …… 于是,学习就和 Bilibili 联系在一块了。还有狂神说!
不知道是不是搜索学习比较多,Bilibili 一直推介 C2 伙伴的视频,当然还注意到一直关注的毕导。
BTW,毕导毕业了!让人印象深刻且心寒的句子:“曾经我辅导的学生,现在辅导我科研” —— 是的,曾经我教过的学生,现在指导我适应世界。虽然不确信,然掐指一算,说不定真含有我的学生……
我初步浏览了一下,感叹毕导生产力、创意力,以及效率。
然后我就介绍今年 4月关注的另一个清华妹子,小苏。我还把小苏同学分享的金句给抄录了下来,鼓励自己。还有自己努力追寻采访北京协和医院的事迹,或者两场比赛两不误的事迹,就是一种主动的精神,应该不是迎合的精神。最近思索着分享小苏的硬核视频。
里面的技巧挺实用的,亲测可行。
回顾笔者对 C2 的印象是啥?除了成绩好之外,要嘛就是特别聪明,要嘛就是特别努力的。那么,特别聪明这件事,在 C2 证明会显得比较,多余(kexiao),特别努力需要证明吗?Perhaps ... 不过如果是 C2 的话,一定是超乎同龄人的业绩吧!
符合社会预期,压力会小,掌控感会大。
原文链接
长按/扫码,有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