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人于2021年6月读完《思考快与慢》,一方面出于重新整理思考快与慢的思路,整本书对于人类大脑的活动有很多启发示的见解,但由于作者写作习惯,使得这些观点备嵌在叙述中,不利于记忆;另一方面,通过整理笔记的方式,真正达到读懂书,运用其中观点的程度。
关于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haneman)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及公共事务的荣誉教授,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 《思考快与慢》 读书笔记 1
- 《思考快与慢》 读书笔记 2
- 《思考快与慢》 读书笔记 3
下载全文
13. 从效用理论到前景理论,看损失厌恶的作用
期望效用理论。Expected Utility Theory,是理性代理模型的基础。简单来说就是概率期望模型,算出在不确定情境与确定情境下的两种收益,并进行比较。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即无关紧要的措辞变化,引起巨大的偏好变化。效用是财富的对数函数:费希纳表示,对财富变化的心理反应和已经积累的财富值成反比。
伯努利早在100年前提出与费希纳类似的理论。人们各种选择并非基于金钱价值,而是基于各种结果的心理价值,即它们的效用。作者认为伯努利模型没有找到参照点。举个例子,获得200美元对于原本持有100美元的人A来说,赚了100美元,而对于持有400美元的人B来说,终局200美元说明损失了200。虽然结局A和B都持有200美元,但他们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而伯努利试图对这部分心理效用进行建模量化,但缺乏参照点,才会出现上述悖论。
前景理论。既然伯努利模型不够完备,为了解决这一悖论,作者出书写了关于前景理论的论述,在描绘心理效用的得失上,加入了参照点。最常见的参照点就是现状。前景理论所描述的情况,对人类产生直接情绪影响的是得与失的情绪,而非财富和普遍效用的长期前景。有两种情况该模型无法覆盖,在结果出现概率极小或者另一选项的价值显著更大时候,前景理论不适用。出现概率极小的事件,诸如什么也得不到的情况。
三种冒险情形。作者梳理了三种情形,决策者更容易冒险,一是相较于已经富有的人,尚未富有的人更愿意冒险;二是人们在没有理想的选择时候,更容易碰运气,包括冒险;三是降低损失对决策者的敏感度,更容易冒险。因为人类对于损失厌恶程度,要大于获得财富的愉悦感。
禀赋效益。人们一旦获得某物品,其对物品价值评价会大大提升。作者列举的是收入-休假天数的图表,并画出每个人“无差异曲线“,论证的是参照点,只有在无差异曲线上确定参照点,才能在收入移动时候确定休假天数,或者在休假天数变动时候核算收入是否合理。该模型有几个基本假设,即人们偏好稳定,不会随时间改变。
前景理论的假设是,通常人们想呆在已有的位置上不动的关键原因是,厌恶损失。如何用前景理论解释商人思维?参照禀赋效应,前景理论认为,等量情况下,损失的影响要大于获得,即人类更加厌恶损失。用前景理论的模型,主体更加关注现有价格,非之前的价格,但禀赋效应模型会倾向于用之前的价格。实验结果还表明,只有真正拥有商品一段时间后,人们才表现出禀赋效应。
厌恶损失,是心理学对于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首先,人类的大脑中有小脑扁桃核,担任大脑的风险中心,即在其他状态下该区域也会被激活。无论是人类大脑,还是动物大脑,都有一种机制,这种机制会优先考虑不好的消息。其次,另一个厌恶损失的案例,长期健康的婚姻不仅仅依赖于寻求幸福,还在于避免负面情况出现。书中还论证,蛋糕越来越大时,人们显得越随和。
参照点的选择。通常都有现状作为参照点,即相比于现在,如果损失或者获得,心理效用如何变化影响决策者的行为。此外,还能以目标作为参照点,在此范式下,没有实现目标就是损失,超过目标就是获得。以公平为参照点,一个基本原则是,不能用市场的力量,将损失强加于他人,即工资不参与市场法则。书中的案例是,有一家打印店雇佣工人9美元/小时,由于当地失业率上升,人才市场的工资变为7美元/小时,此时老板将工资变为7美元/小时是否合适?作者认为是不合适的。这个问题的隐藏条件,支付工资并非消费行为,无法因为支付工资的行为使得劳动力流转而产生增值作用,如果某个老板因为劳动力价格的市场要素调整工资,属于作者所说的“利用市场力量,将损失强加于他人”。
损失之人应该受到更多法律保护。作者举了船运的例子,如果船运出意外,对于商人来说不仅仅是货物损失,还损失了有货物流转带来的收入,而法律保护的,仅仅是由于某些人为或非人为原因,造成的货物损失的补偿。
14. 夸大罕见事件可能性,损失敏感度与决策
人们对于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无的感觉会更深刻,更容易引发决策者投入。可能性效应,Possibility Effect,从0%变到5%是实质改变,人们愿意花超预期的价格购买该机会。确定性效应,Certainty Effect,可能性从95%变为100%,这是“结构性和解”的基本理论假设。在确定的情况下,即便获得的金额更少(用期望效用模型计算),人们也倾向于接受确定的协定。
夸大罕见事件。人们在对现实状况建模时,如果将关注程度作为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赋权,夸大罕见事件的可能性就会很高。此时,不可能出现的事往往受到重视。作者命名为四重模式:
应对罕见事件,特别是不好的罕见事件,要关注损失敏感度,因为在降低敏感度的时候,人们更加倾向于在所得面前避免冒险,在损失面前选择冒险。人类很多的不幸都处于右上角状态,人们面临抉择比较糟糕时会孤注一掷,尽管希望渺茫,也宁愿选择使事情更糟的较大可能以换取避免损失的希望。这种做法常会使可控制的失误变成灾难。
罕见事件不是被过度关注就是被忽视。这是人们对于前景理论的最初设想的观点。我们都知道,过高权衡不太可能的结果是系统1的特点,也因此可以确定,过度关注罕见事件仍然是系统1主导。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夸大发生概率更小的事件的?作者称,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关注奇怪、不同、不寻常之事。一旦将注意力放置于反常情形,罕见事件成为焦点,触发可得性启发。此时,你的判断可能由两点决定,一是你制造的许多医疗问题的发生场景,二是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感受。这时候,作为决策者的你,处于确定性模式下,因此你对医疗问题出现的频率的估计,很有可能会非常高,而事实可能仅仅是因为只看了问题案例,因为众所周知,医疗问题仍然是比例较低的。
罕见事件被忽视是什么情况?如前述,系统2对系统1进行监督和筛选,需要保持计算的复杂度和案例的精简度,因此对于极端不可能事件,系统2就会自动删除。例如,人们对于极度荒谬的事情,由系统1知道其根本不可能发生,抑或是无法想象结果,都会使得系统2起作用,删除该案例。另一种极端情况是恐怖主义,作者称,恐怖主义可以降低效用层叠,使得情绪与传播之间的作用瞬间减少。然而,由于恐怖主义的结果可知,其可怕程度使得系统2即便知道发生概率小,但因其结果严重,不会阻止系统1对恐怖事件的预知进行反应。这解释了一个现象,一旦被告知两座城市会发生恐怖事件,无论波及人数有多少,发生地点有多少,其恐慌程度是一样的。
窄框架 v.s. 宽框架。笔者个人理解,窄框架相对割裂地看问题,而宽框架将决策中的部分与其他决策放在一块进行综合判断,是联系地、类比地、综合地看问题。例如,如果要考虑32个选项的综合选择,显然需要选择宽框架。
- 窄框架:分别思考两个简单的决策问题
- 宽框架:一个有4个选项的综合决策问题
15. 投资场景应用
存款与理性投资组合。作者表示,存款这样的行为,就像为家庭开支做预算、限制每天喝黑咖啡的数量或是增加锻炼时间一样,存款是为了增加自我控制能力。利用窄框架理解投资组合,即代理人为投资人购买的每只股票都开立一个账户,在关帐户时候保证账户盈利。宽框架管理,则是一个账户下选出多只股票,保证账户整体盈利。而理性的代理人,会对证券投资组合有整体的看法,出售最无可能在未来盈利的股票,而不是考虑过去式盈利还是亏损。
沉没成本悖论。如何应对代价高昂的错误决策?例如,由于买了演唱会的门票,而冒着风雪开车去看演唱会,就是放不下沉没成本的表现。沉没成本悖论,导致人们在不被看好的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例如不幸福的婚姻,或者没有希望的研究项目。
后悔情绪。人们对于由于行动导致的结果,会比因不行动的而产生的结果,有着更为强烈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包括后悔。如果做一件事情用非常规方式,其成功所带来的光环效应是诱人的,但如果事关医学问题,结果关于人的生命,此时,这种可能的利益就小于可能的成本了。另一种后悔来自于害怕未来,即因当时没冒险而后悔。最有效的方式是,对于可能后悔之事心中有数。如果能在情况变糟糕时候,先考虑自己是否会后悔再做决定,将来遗憾也会少一些。做长远计划的时候,不要太缜密,也不要太凭偶然行事。笔者以为,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自发地自我蜕变,蜕变到无的状态,按照上述理论,更愿意冒险。
16. 偏好逆转,框架效应
偏好逆转。第33章用了若干的案例,证明了单一评估和联合评估会出现的逆转现象,即两种情境下,人们做出的评估会截然相反,作者成为“偏好逆转”,Preference Reversals。以抢劫案为例。
- 情境1,某人走进一家面包店,遇到枪击案受伤,向该店索赔;
- 情境2,某人走进面包店,原本经常去的店未营业,于是去另一家面包店,遇到枪击案受伤,向该店索赔。
上述两种情况,受伤程度一致。进行测试之前,人们会认为索赔金额应该一致,毕竟两种情境下,受伤者的受伤程度一致。而现实情况是,被问到该问题的被试者几乎一致认为,情境2应当索赔更多。在被试者看来,会有一种“当时如果能去熟悉的店就好了”的遗憾增量。某人去到不常去的面包店还受伤时,其实是赔偿“没能去到常去的面包店”和“被打伤“两种损失,即便第一种损失与枪击案毫无关系,更与那家被罚款的面包店也没有关系,但人们依据道德和感觉进行定价的结果,就是情境2应该罚款更多。作者的解释为,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道德直觉是不一致的。
针对这种联合评估的不一致,作者提出组群间的差异,只有一起比较的时候才能识别。相较于心理学,法学相对于从单一角度进行评价。许多差异,要放在一个大框架下,才能看出其中奇怪之处,并且,同种事件间的行政处罚较为类似,与其他种类综合看是不一致的。单一评估时,有一套认知的模型,本书称为“框架效应”。笔者一开始阅读也有点难以理解,综合本书其他观点,也许用“切入点”更好。更有意思的是,作者提出,大多数人都会被动接受框架下的决策问题,很少有机会发现偏好受框架约束而不是受现实约束的程度。
当结果是正面的时候,决策制定者更愿意选择确定的事(风险规避);当结果都是负面的时候,他们更愿意拒绝确定的事,愿意赌一把(偏向冒险)。以决定是否使用手术治疗为例,在存活率框架和死亡率框架下,人们的选择是不同的。何为存活率框架?结果又如何?关于手术治疗的描述如下。
结果显而易见,在存活率框架下,具有显著正面表达含义,被选择的概率也很高。而死亡率框架下,显著负面表达,有一半患者转向其他疗法。当然,该实验如果想要更加令人信服,最好用同类别的选择者进行研究。
电影票难题的故事:
- 一位女士买了两张$80电影票,发现票不见了,会再买两张电影票吗?
- 一位女士到了电影院,排队买电影票时候,发现买票的钱$160不见了,她可以用信用卡,她会买票吗?
大多数人的结论:故事1中,女士会直接回家;故事2中,女士会赊账买电影票。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掩盖了心理账户和沉没成本。不同的框架(切入点/Setting),会引发用户不同的心理账户。这位女士丢掉的是电影票时,损失的是其“表演账户”,此时,损失远超其票所带来的应有价值,这样的情形,这位女士几乎不可能再去补救,因此会直接回家。如果丢掉的是买票的钱,损失指向“一般账户”,这位女士会构造各种继续看电影的理由。例如,她会告诉自己,也许其他观影者没自己富裕,因而继续满足其看电影的效用需求。更深层次讲,损失在一般账户和事件“看电影” 的联系较少,对主人公来说,甚至没形成损失。而丢电影票与“看电影”事件联系密切,形成当晚效用需求的损失,而该损失发生时就已经是沉没成本了,依据经济学常识,应当忽略。
17. 人生结局,幸福的方法
测量体验效用。判断决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决策和决策者的其他偏向是否一致。形容体验有两大定率,其中一个已经被广泛使用:
- 峰终定律(Peak-End Rule),整体的回顾性评级,可通过将最糟糕时期和最后时期的疼痛程度的评价加权而评估出来;
- 过程忽视(Duration Neglect),过程的持续对所有疼痛的评估没有任何影响
对人生结局的在意。人们无法回忆体验,只能回忆记忆,所以在追溯的时候,是无法对当下情况的体验做出评价,只能回忆出记忆。实验表明,延长寿命时间无法增加幸福程度。该现象是过程忽视的应用。作者的实验数据显示,无论年龄,人们的判断模式是趋同的,而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评价,抑或是说评估整个生命以及一些有趣的事情,高潮与结尾很重要,过程通常被忽略。符合了峰终定律。
关于幸福,如何提升幸福感?首先,数据表明身体健康是个关键要素;其次,参加社交活动和宗教活动对于积极情绪和压力都有有利影响。关于钱的作用,很有意思,钱对穷人几乎没有提升幸福感的作用,对富人可能可以提升满意度,但总的来说不能提高经验自我的幸福感。极度贫穷会增加不幸的体验。又有数据显示,德国社会对婚姻的满意度,仅仅在结婚的当年而已,结婚后一两年的生活满意度非常高。但有意思的是,除非他们常常想到自己婚姻幸福,不然对整体幸福感的加值很少。平均来说,经验自我的幸福感不受婚姻影响。关于不幸。想适应一个新环境,最好的方式是慢慢不去想这个环境,不幸当事者关于不幸的专注度会慢慢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