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讲解,主要是这对出口进口,结合外汇影响讲解。
出口同比跌幅再度扩大,进口量进一步大幅增长
10月出口同比跌幅从9月的6.2%再次扩大至6.6%,弱于市场预期(同比下跌3.5%)。进口同比增长3.0%,远高于市场预期(同比下跌5.0%)和9月的同比下跌6.3%。
我们估算10月经季节性调整后的出口环比下跌0.8%,而此前连续两月环比增长,环比动能走弱拖累整体出口同比跌幅扩大,尽管去年基数较低。10月贸易顺差从778亿美元收窄至565亿美元。
我们估算10月实际出口量同比增速从7.9%放缓至6.3%,已连续三个月同比正增长。10月实际进口量同比增速从此前的2.2%进一步上行至10.6%,部分得益于低基数。尽管如此,实际进口量已经连续9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且1-10月累计同比增长3.2%。价格同比下跌对进出口的拖累在10月进一步减弱。
对主要目的地出口走弱,而手机出口大幅反弹
对G3(美国、欧盟、日本)的出口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至10.7%(9月同比下跌9.9%)。对美国的出口同比跌幅进一步收窄,部分得益于低基数;但对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同比跌幅再度扩大。对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出口同比跌幅也有所扩大。对于新兴市场,对东盟经济体的出口同比下跌15.1%(此前同比下跌15.8%)。对BRI经济体(巴西、俄罗斯和印度)的出口同比增速放缓至2.3%。
10月手机出口同比增长21.8%,较9月的同比下跌7.1%大幅反弹。手机出口量同比增长10%,出口价格同比上升11%,对应手机新产品周期带来的提振。电脑出口同比跌幅有所扩大,其中液晶平板出口同比增速有所放缓。整体而言,得益于手机出口大幅增长,10月IT产品出口同比跌幅为自去年10月来最小。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速放缓至24.9%,部分由于高基数效应。出口量环比进一步增长,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保持竞争优势。
消费品出口同比跌幅从此前的10.4%扩大至13.3%,尽管去年基数较低。消费品出口走弱反映出其环比增长动能疲软。在一篮子消费品中,鞋类出口同比跌幅最大(22%),而家具出口相对其他产品较为稳健,但仍同比下跌9.1%。尽管去年基数较低,一篮子消费品同比跌幅仍有所扩大,我们认为这是拖累整体出口弱于市场预期的主要因素之一。
进口由负转正,进口价格跌幅收窄
主要大宗商品整体进口再度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0%,此前同比下跌3.8%)。各大宗商品进口量同比增速表现不一,其中非能源类同比增速上升。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速从1.5%加快至4.6%。铜矿石进口量继9月同比下跌1.4%后反弹至同比增长23.6%。能源类大宗商品进口量同比增速走弱,部分由于高基数。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速从此前的13.7%放缓至13.5%,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速从27.5%放缓至23.3%。
我们在此前分析了房地产行业下行周期之下为何中国进口量依然保持稳健增长,其中驱动因素之一是汽车等下游产品出口表现强劲。如上所述,10月汽车出口量环比进一步增长。
主要大宗商品进口价格同比跌幅大多进一步收窄。10月原油进口价格同比仅下降4.5%,较9月同比大幅下跌12.1%大幅改善。铁矿石进口价格同比增速从此前的2.5%上行至16.6%,创25个月来最高涨幅。
机床进口同比再度下跌,虽然其进口价格保持增长,但进口量持续下降。IT零部件进口同比跌幅收窄。值得注意的是,10月电脑进口同比大幅增长60%,这或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机进口相关。
整体出口未见强劲增长动能,低基数有望推动未来几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近期外贸相关数据表现不一。周边地区数据显示出逐步改善的迹象,其中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越南近期出口都转为同比正增长。部分调查数据也在改善,如发达市场PMI新订单指数和新兴市场PMI新出口指数。另一方面,一些主要指标有所走弱,如10月美国ISM制造业新订单指数降至3月以来最低点。10月统计局PMI新出口指数也有所走弱。财新PMI新出口订单指数虽小幅改善至49.3,但仍处于收缩区间。
综合目前数据表现,我们认为科技周期触底反弹支撑了供应链上经济体的出口,但整体中国出口仍未出现强劲增长动能。不过,未来几个月的低基数效应或有望推动进出口增速改善。我们预计2023全年出口同比下跌5%,进口同比下跌6.5%。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而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下降。
10月外汇储备规模进一步减少138亿美元至3.1万亿美元。10月底日元/欧元/英镑兑美元较9月底走弱带来的估值损失,以及金融市场下跌是拖累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的主要因素。10月资本外流压力可能持续。
截至10月底,人民币汇率在7.32左右波动。10月人民币兑美元仅小幅贬值0.2%,而美元指数进一步上升0.4%。人民币兑CFETS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朝前看,我们维持对年末人民币汇率为7.3的预测,中美利差、美元收益率和美元指数的波动仍可能带来阶段性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我们仍预计央行可能会动用各种工具(包括重新引入中间价的逆周期因子),以防止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较7.3的水平大幅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