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章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之二:对自己的思维要主动
- 2021 -
07/02
00:00
零号员工
发表时间:2021.07.02     作者:Jingyi Li     来源:ShoelessCai     阅读:1216


摘要

本人于2021年6月读完《思考快与慢》,一方面出于重新整理思考快与慢的思路,整本书对于人类大脑的活动有很多启发示的见解,但由于作者写作习惯,使得这些观点备嵌在叙述中,不利于记忆;另一方面,通过整理笔记的方式,真正达到读懂书,运用其中观点的程度。

关于作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haneman)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及公共事务的荣誉教授,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下载全文


5.联想,可能让你的直觉变成错觉

第4、5章解释了人类联想机制,以及联想如何扰乱直觉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大卫休谟奠定了联想原则的基础,出自《人类理解研究》(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相似性、时空相接、因果关系。现代人对于联想的定义,基于休谟的基本原则,发展出自己的定义,总的来说,多数联想思维都隐藏在有意识的自我背后。

启动效应,可以理解为环境的作用。举个例子,当有人低声和你说了“汤”这个单词,或者在你前方远远放着一碗汤,你更容易理解“汤”这个词的含义。启动效应成立时由于联想存在,而联想可以激发联想,称为“涟漪效应”,也是现代心理学研究领域之一。随着领域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也发现启动效应不局限于概念和词汇,人类对周围环境感知的影响,超出自身的想象。心理学家约翰·巴奇(John Bargh)发现,当人们以老年为主题造句子时,会比同龄人走得慢很多,这个实验后来成了经典案例。另一个结论是,如果人类对于某一概念比较反感,其动作也会快一些。两个结论都说明,人类在被影响的时候,很多是无意识的。

启动效应中与钱有关的实验,让受试者从单词卡片中挑选出和钱有关的。结果显示,脑海中总是有钱的概念的人更加自私,更不愿意花时间帮助另外假装对实验任务不清楚的学生,他们也表现出更强烈的独处意愿。由此,实验者得出结论,钱会滋生个人主义,表现为不愿意和他人在一起,不愿依赖他人,也不愿意接受他人的请求。

最后一个启动效应实验:无人便利店贩售牛奶。该实验由顾客自己进行定价,实验者控制的变量是,在付钱的地方挂上不同的图片(鲜花或是眼睛),顾客决定购买商品需要支付多少钱,并在付钱的时候能够看到图片。结果,贴眼睛图时人们更倾向于高价购买,相较于贴鲜花图时,明显高出近一倍的量。

为什么说直觉容易出错?如果说启动效应确实有统计意义的显著性,那人们的直觉就会受到环境要素的影响。人们关于环境反应的强烈程度,被分为“认知放松”和“认知紧张”。人们在认知紧张时候,更有可能警惕、多疑,对手头事情投入更多精力,此时感到局促,较少犯错,并且直觉和创造较平时会下降。然而,人类经常无法分辨自己何时处于认知放松,何时处于认知紧张,也因此无法判别直觉的准确性。

什么叫“认知放松”?作者建议,如果你想让别人觉得你可信赖且聪明睿智,说话就应该言简意赅,能用简单句子就别用复杂句子,以让对方处于认知放松状态,别让对方思考。什么叫“认知紧张”?有案例表明,在字体模糊的卷子上,学生发生错误的比例更低,即字体清晰是错误率90%,字体模糊时错误率35%。遇到模糊字体时,学生需要花更大力气来辨认,验证了人们处于“认知紧张”时候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错误率自然也更低。

认知紧张的另一个应用,与物种生存有关。由于不断出现的危险会让物种应对新奇刺激以谨慎回应,随时保持警惕和逃离的状态,使得物种延续的概率增加。如果一种动物对新奇事物没有戒备之心,其生存概率也会很低。也许,这种隐藏的丛林法则,也适用于职场,插入一句题外话。

上述认知紧张案例,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扎伊翁茨(Robert Zajonc)称为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扎伊翁茨对自己研究项目总结:“重复曝光结果有益于机体适应其所处的有生命和无生命环境。这一效应能使得机体鉴别出安全的物品和栖息地,是最为原始的社会性依附的基础。”

至此,启动效应解释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直觉不准,二是为什么紧张感有助于学习和物种延续。最后一个关于启动效应的相关结论,心理学家Sarnof Mednick观点,创新与出众记忆力有关,是极佳的联想记忆。


6.大脑隐藏的选项,解释人类对未知的认知能力

本书第6-8章,解释了人类心理如何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第一个隐藏结论,在你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忽略了其他选项,自己却没有意识到。作者举的是关于如何认知“B”和“13”,被试者有些认作“B”,有些认作“13”,为什么会有差异?当有多种认知角度来识别的时候,无论是认作“B”或是“13”,都显示了大脑在主人无意识的情况下,忽略了其他认知的可能性。你作了一个确切的选择,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了。想要从另一些角度看到其他可能的选项,是系统2的职责范围。有证据显示,人们劳累或筋疲力尽时,更容易受空洞却有说服力的信息影响,例如广告。人们真的想了解自己大脑在想什么,也许追溯到过去,查看自己什么时候最劳累,再考察环境,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前文所述的启动效应,决策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启动效应之后,环境影响可以产生多久?如果人们在决断时候受到环境A影响,决策后环境逐渐改变成环境B,关于环境A对决策者的影响可以持续多久?这类问题,被归结为光环效应。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作者对光环效应描述,更倾向于爱屋及乌。接下来,看作者给出的评分案例。

作者在给学生的论文评分时候,发现一旦给某位学生打了高分之后,其他作业得到高分的概率很高,反之亦然。于是,作者通过改变工作方式,以此来考察自己的行为模式。原来打分的方式,一次对同一个学生的所有论文全部评分;新工作方式,学生们的论文穿插着进行评分,在评分完一个学生的一篇论文后,去评价另一个学生的论文。作者惊奇地发现,穿插着打分使得学生的作业变得更加客观。而原来一次将一个人学生的所有论文批改完,该学生的所有论文成绩基本对标其第一篇论文的成绩。因此,光环效应注重第一印象。

基于光环效应得出结论,一群人做出决策的准确率较高,并且要保证信息来源尽量独立,这会增加多重信息源的可信度。为什么要提到群体智慧的客观性?在处理信息的时候 ,即便决策者确信其信息源正确(符合眼见为实),仍可能在尚未获取关键信息的情况下仓促决定,决策者无法确定,已经知晓的信息是否为做决策的关键信息,即便信息准确无误。

第6、7章解释了大脑如何做出选择(也许受环境影响),解释了为什么群体决策会更加客观(也许是信息源较多),第8章铺垫了人类对于未知的事情是如何进行直觉性推断的,基于两个理论,一是发散性思维,二是强度匹配。

思维的发散性,主要出自于系统1在完成系统2给定的工作之外的工作。这里复习系统1是中规中矩的、基于事实的执行者,很少思考;系统2是高计算的、统筹的角色。然而系统1在完成系统2的限制与指导之外,还会对周围环境下意识的进行判断和分析,这一过程是消耗少并且自动进行的。由于系统1带进环境要素的无序性、无选择性,使得大脑思维具有在系统2指令之外的要素可以链接,进而产生发散的思维。

强度匹配,在不同维度的描述上,在量的问题上达到一致。书中用例子来解释强度匹配,例如,朱莉4岁就能阅读。那某人的身高需要多高才能与朱莉的阅读能力匹配?收入得多高才能与朱莉阅读能力匹配?在不同维度,不同内容的问题上实则是无法比较的,但人们可以在量的问题上达到感觉上的匹配。如果朱莉4岁能阅读,是全世界小朋友的平均水平;那某人的身高必须是全世界人民的平均水平。笔者个人理解,欢迎指正。


7.问题界定,理解“替代效应”

在论证人类如何对未知世界进行直觉性推断之前,还需要明确关于问题的界定。本书第9章引入两个概念,一是目标问题,原本你试图去回答的问题,二是启发性问题,绕开原来的问题所替代的较简单的问题。举个例子,你愿意为拯救濒危物种捐多少钱?这个问题涉及金融、社会、环境保护等多领域问题,直接回答会显得困难。为何不换成“想到垂死的海豚时,我的情绪波动有多大?”,这属于启发性问题,属于替代案例的一种,与目标问题有何差异?第一,启发性问题缩小了问题界定范畴,将濒危动物缩小至垂死的海豚;第二,确定了定价的要素,即将“愿意捐多少钱”换成“情绪波动有多大”。隐藏条件是,捐款金额的多少以捐款者的情绪波动为主要因素。更多启发性问题的示例。



启发性问题,更能被感知,更加具体,更加能够被回答。作者称之为“替代效应”,即当一个问题很难被回答的时候,找到一个替代的、简单的问题是合适的。

就像同比例大小的剪影,在近距离透视背景下感官较小,在远距离透视背景下感官较大,对同一事物,客观上会因为背景的不同,在主观上的认知产生不同。两个无关的变量,即线性相关系数几乎为零


Correlation( 最近幸福程度, 上个月约会次数 ) -> 0


然而,将上述变量从数值变量转变为描述性统计变量时,会产生有趣的结果。在问卷上更换两个问题的顺序,即1)你上个月约会多少次?2)你觉得幸福吗?——结论:虽然数值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几乎为零,但那些有多次约会的学生更容易想起生活中快乐的事,而没有约会的学生更容易想起孤独和被拒绝的情节。


8.小数定律与锚定效应

关于大样本与小样本所产生的研究结果的差异,作者总结出两点,一是大样本比小样本的统计结果更加精确,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小样本比大样本产生极端结果的概率更大,容易出现与普遍情况相反的情形。比较有意思的是,数学家直觉认为,大数定律对小样本同样适用,而计算得出的事实却并非如此。作者从统计学细节问题入手,指摘研究时容易出现谬误的点。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随机事件的独立性,反应统计学家对于真实世界应用模型的准确性。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已经确切知晓某家医院出生婴儿的性别是随机且独立的,那么我们对于该事件A = { 某医院婴儿出生的性别 },事件B = { 某医院6个婴儿出生的性别序列 }。容易得知,连续初生婴儿为同一性别的事件发生的概率更低,此类事件不符合现实,属于模型错误:



再者,著名的空军飞机的案例,称为“幸存者偏差”,是小数定律的特例。对于被回收的飞机,虽然机身弹孔满布,但由于这部分样本是幸存飞机,还有更多已经被击落的飞机早已葬身战场。于是,科学家们意识到,不该关注“哪里弹孔多”,而是关注“哪里没有弹孔”,这才是造成飞机幸存的原因。

呼应上文的启动效应和大脑隐藏选项,作者丹尼尔再次强调,这次是针对专家强调,不要相信直觉。简单说来,如果你听从自己的直觉,常常会因为把随机事件看作是有规律的事件而犯错,对于偶然事件作出因果关系的解释必然是错误的。

锚定效应。例如,让路人估算红杉树有多高时,被告知锚定值为1200英尺的受试组,平均估算844英尺;被告知锚定值为180英尺的受试组,平均估算282英尺;两者相差562英尺,可见锚定效应的影响力。

锚定效应几乎无处不在,有什么方法抵制它的影响吗?有意地“为对方着想”也许是抵制的好方法,这种思维模式否定了产生这些效应(通常带有偏见)的想法。由于主角是做出选择的决策者,即其实质是将决策者锚定到商家期望的位置(例如,支付商家期望的费用),而当决策者以利他思想来做决策时候,锚定的对象实质上已经发生了改变,锚定效应失效。此外,将关注挪移至边界也会减少锚定效应。例如,关注对方能接受的最低值,关注对方无法接受的费用,告知对方已然踩到自己的底线。这种是反锚定策略,以锚定边界对抗商家的锚定中心,达到减少锚定效应的效果。

锚定是启发效应的表现形式。启发实验的寓意,人们的思想行为会受当时环境影响,这种影响超越人们所能了解及想象的。许多人发现启发效应的结果令人难以置信,通常和人们的主观经验相去甚远。人们总能意识到锚定的存在(如商业案例书写的那样),但却很难去识别这种方式是如何引导和限制人们思考的。作为被锚定者,你无法想象如果锚定对象改变或不存在,你会如何思考。综上,将利他之心作为决策宗旨,似乎是可行的。



原文链接



长按/扫码,有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TOP 5 精选

       



回到顶部   回上一级
写文章

最新资讯




直播笔记


热点话题


精品论文


有你的鼓励
ShoelessCai 将更努力





文档免费。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