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好。
01 对外界面和内核系统,怎么选择?
我们都知道界面做得好,未必能够内核也做得好,但是界面做得让别人接受不了的时候,很多人就懒得接受内核了。
知乎上有个回答“妹子应该先看外表,还是先看内在”,有个大神回答的也是类似的意思。
因此,总结为,界面决定了产品的下限,内核决定了产品的上限。
02 推倒重来?还是继续修改?
人的技能、能力都是不断增长的,有时候觉得前段时间的工作做得不够好,是推倒重来?还是继续修改?
这个问题笔者经常遇到,因为经常会觉得推倒重来可能更加有效率一些,毕竟大家能理解锚定错误和定位问题在哪里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如若不然,咨询师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工资了。
笔者目前暂时还梳理不出来,原则是,设定止损线,先找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展开说就是,如果简单方式解决问题的市场到达止损线,说明该方法可能不合适,找寻相对复杂的解决方案。
这里笔者自己梳理出的原则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越简单越好,复杂的方法,除了让解决问题的人自我感觉良好之外,只剩下训练作用。
03 不打没准备的仗
第四点会针对精英的,这个 Point 是针对不擅长学习的同学。
笔者曾经试图去尝试“失败是怎么样的”。换言之,我是否能做到 3-4个月就去考托福,不做准备就赶鸭子上架,就像我们一直传谣的那样,“创业,就是你什么都不会,然后学装飞机。这个时候你需要忽略完美主义,勇敢面对自己可能做不好,将任务完成。”
测试结果是,不做准备 = 浪费时间。
注意,是浪费时间,而不是浪费金钱,或者浪费感情。
或许是比较subtle,当准备不充分直接开展工作的时候,虽然你试图节省任何资源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如果将最关键的问题遗漏了,可能就会一筹莫展。最关键的是,你的脑子被一些临时的 Idea 占据,几乎干不了其他事情!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开展工作之前问自己几个问题:
1. 这件工作关键要素是什么?
2. 缺乏这件要素,会产生什么效果?
例如,出行就一定要保证通讯工具、充电宝有电;或者考试必须得保证数学考好。
或者某些同学有特长的话,把你擅长的学科考好。
04 承认吧,试错就是自己能接受
这个是针对精英的完美主义。
有一种心理状态,叫做“会失败我就放弃”,在娱乐界、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为害怕失败的结果,我索性干到一半就不干了。
这个,那我之前的精力不都浪费了吗?——这是相当糟糕的。
还有一种心理状态,叫做“会失败我就做到120%”,这一点在学校、在做一些有标杆学习的事情的时候,是非常正确的,What if 你没标杆的时候,你怎么办?花时间思考什么事最佳的、什么是合格的吗?想出来,竞争对手已经把你该干的事儿全干了。
因此,试错就是自己评估,听反馈,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