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章

高知型创业:职业蛙的前世今生
- 2023 -
02/12
10:15
零号员工
发表时间:2023.02.12     作者:鲸媒体     来源:鲸媒体     阅读:88

大学生求职教育品牌职业蛙CareerFrog北京办公室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成立。据介绍,职业蛙北京办公室将为北京以及整个华北地区的高校在校生、应届生提供包括求职竞争力测评、求职技能提升、职业方向规划、求职机会推荐、就业理念升级等一站式求职解决方案服务。

01 迁址、北上,我们期待什么?

从“魔都”闯入“帝都”,北上扩张的职业蛙将如何布局?2016年完成了几千万的营收,职业蛙未来又将如何布局?近日,鲸媒体专访了职业蛙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卢明霞,和她聊聊这些年职业蛙是如何一步步“跳跃”的。

职业蛙成立于2011年,由卢明霞与早期合伙人孙捷在美国读MBA期间创立。留学期间,她发现中国的很多大学生根本不知道要找谁去问关于找工作的事,而美国的就业指导中心又不能解决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的问题。

“我们就在想能不能在‘咨询的天空’的基础上,把已经积累的很多咨询行业的求职培训资料和经验,平移到其他行业去?能不能把大学生求职教育这件事做更大?”卢明霞告诉鲸媒体(鲸媒体,2023)。

职业蛙采用“乐高”式模块教学。职业蛙的师资团队由300多位导师组成,其中全职导师约占15%。全职导师大多数是拥有教学经验的培训师,主要讲授通用类和高阶技能类课程,还会参与到教研开发中。兼职导师是拥有行业经验的在职从业者,主要讲授行业专属类课程和技能类课程。对于导师的招募和考核,职业蛙有一套完整的、严格的流程。

业务主要分三类:通用类课程模块如职业规划、简历修改、行为面试等;行业专属类课程模块包括金融行业求职、咨询行业求职、快消行业求职等;还有高阶技能类课程,包括咨询业必备的金字塔沟通原理、基金行业要怎么做行业调研等。

职业蛙基于十几年来对求职者大数据的积累分析,研发了“在线求职竞争力评估系统”,可根据求职者当前所处的能力阶段,分析与目标行业和公司的差距,给出相应的求职解决方案,匹配职业蛙个性化服务和课程。职业蛙还和前程无忧、应届生网等大型求职网站达成合作。


职业蛙创始人兼董事长 卢明霞
木兰学院的成员 木兰学院 女性领导力学院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前 Intel 和LVMH集团高级培训经理,被授予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世界青年论坛“青年创业先锋”和“上海市十佳创业新秀”、“上海杰出女性创业家”


企业介绍


02 职业蛙的前世今生

职业蛙在2022年Q1的时候,做了一步疑似“金蝉脱壳”的操作,邮件通知学员自己的业务关停,最关键的是,从公开的媒体资料看,职业蛙方面,没有任何的弥补损失之类的操作。

ShoelessCai 评注,对于精英出身的创始人 ,不知道职业蛙是怎么面对这些公开的媒体事件。

笔者的一位老师兼咨询师,也曾在职业蛙任职,Walden 教的是职业,怎么处理职场,坦率地说,这些在今天都是刚需。

用职场一套理论谈公司怎么做。

如果商场是一个公司,那么每个参与某个行业、某个市场的公司,就是任职的员工。

遇到用户不满意,不针对问题进行解决,这些用户本身的言论和评价,就是 Goodwill,我相信精英出身的创始人,不会理解不到 Goodwill 是什么,可能个中权衡利弊,使得职业蛙觉得,搬个办公室、换个法人主体,就能解决之前的问题。

上述的评价,是 ShoelessCai 用 Walden 教的分析方法,对该公司的分析。

03 高知型创业,该忽略“知乎”评价嘛?

做年轻人市场,要知道年轻人在哪里获得信息。

知乎,以前是部分精英谈天说地,谈创业的地方,现在是00后、05后狗带之后回血的地方。

为了更加客观公正,知乎上的正面、负面评论都看看。











作为精英出身的创始人,到底是变现自己哪一块资本,还是需要仔细斟酌的。或者说,业务抓手得很明确。

04 与职业蛙的交互经历

除了 Walden 之外,2018年还和职业蛙有过联系。

当时李奕正好麦麸入职 Delay 就回来全国巡回演讲了一番,后来场地我们找的“沙拉方程”,全场到场 100+ 号人,后来的观众直接排队排到门外。这场演讲的场地,一开始是定在职业蛙的。

后来因为职业蛙联系的那位同事,知道我这边是只有一个联系人,就拒绝了笔者。

其实,作为一个做事的人,笔者是能充分理解这种心情的,所以就没说什么,临时换了聚会场地。

这个故事,目前作为媒体存在 ShoelessCai 是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以提供信息的心态,来描述这件事。

自觉作为一个曾和职业蛙打过交道,又和创始人们有那么一点点对过话的人而言,是比较合适的举措。

最后为了展现收乐财“选择对大家好的决策”,ShoelessCai 评注最后一句话,我相信,在国外这些花几百万 Intuition 的学生,回到国内,想找到好工作的心情是很强烈的,对未来的职业道路预期也是很积极的,这个是刚需,至少在未来几年之内是可以保证的。

关键是,这件事得怎么干?怎么为这些成本是几百万的留学生,真正找到合适的工作,发挥出他们的优势?可能,这是这个业务的核心问题。



原文链接

长按/扫码,有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TOP 5 精选
回到顶部   回上一级
写文章

最新资讯




直播笔记


热点话题


精品论文


有你的鼓励
ShoelessCai 将更努力





文档免费。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