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章

硅谷银行与风险管理
- 2023 -
03/14
06:58
零号员工
发表时间:2023.03.14     作者:杨峻     来源:财新网     阅读:80

01 ShoelessCai 导读

本站在《 硅谷银行(SVB)申请破产保护,原因几何? 》中提到硅谷银行3天破产的案例,同时承受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压力。

此次财新作家 杨峻 仔细展开该银行在二级市场的资产配置,带领读者更加细致地考察该银行在金融市场的操作。

02 原文转载

  美国硅谷银行破产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商 业银行破产事件,仅次于2008年金融危机破产的华 盛顿互惠银行。硅谷银行1983年成立,服务科技企 业近40年,宣告破产前,它是美国第16大银行,从 传出爆雷消息、引发挤兑,到宣布破产,却仅仅不到 48小时。

  见证历史的同时,这起“黑天鹅”事件原因是什 么?给我们带来什么教训?值得探讨思考。

  硅谷银行的破产,跟去年11、12月国内某支中 短债基金,在债券市场的踩踏期间,没法应对投资者 集中赎回,被迫延长兑付时间并最终净值大跌,有不 少相似之处。

 这两者都是在市场繁荣的时候,吸收了大量不稳定的负债,但为了拉高资产组合收益都大 量配置了长久期、流动性差的资产。资产组合对利率变动非常敏感,当利率水平持续上升,浮 亏或净值回撤更加突出,诱发投资者集中挤兑,最终风险彻底爆发。但是因为银行担负了刚兑 义务,必须自己扛住损失,一旦资本不足以覆盖,就面临灭顶之灾了。  具体到硅谷银行,有几个方面的风险管控明显出了问题。

 利率风险方面。硅谷银行2020年以来存款大幅增长,从不足800亿美元上升到最高时超过 1900亿美元。对新增资金,硅谷银行选择大量配置长久期的美债和MBS(按揭抵押贷款证 券),大约80%的资产剩余期限都在十年以上,而且收益率很低,只有1.6%左右。随着2021 年美联储多次加息,最新利率目标区间已上调到4.5%至4.75%之间,硅谷银行所持有的这些长 久期、低收益资产存在巨大浮亏,总的未实现损失超过150亿美元。

  集中度风险方面。硅谷银行的存款客户大量集中在科技创新型公司。近年来这个行业发展 速度减缓,股价持续下跌,融资困难,但研发还得继续,工资还要发,就只能持续消耗它们在 硅谷银行的存款。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硅谷银行大发展得益于这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但一旦行业掉头向下,集中度风险立即显现。硅谷银行对于行业性的存款下降显然缺乏预判,没有 采取有效措施管控。

  流动性风险方面。流动性风险永远是银行面临最可怕的风险。自2022年3月触顶后,硅谷 银行存款就一直流出。但风险管理方面却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在资产负债管理上明显过于激 进。这导致一旦出现导火索,就立即崩溃。

  改革方案引发挤兑。面对存款持续流失,硅谷银行被迫出售资产应对提取。3月8日,硅谷 银行提出一份雄心勃勃的改革方案,一是出售所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组合,预计会对其造成 18亿美元的税后亏损(2022年公司全年归母净利润仅15亿美元);二是向市场再融资补充资 本。发行普通股或优先股,以募资22.5亿美元。

  哪想到改革方案不仅没让公司走出困境,反而引发市场担忧。股票被恐慌性抛售,股价一 天暴跌60%。储户集中挤兑,特别是一些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不仅自己提钱,还在急催科技 公司创始人把资金转移出去。挤兑消息迅速传开,引发更大的恐慌,大量的转账需求挤爆硅谷 银行服务器,线下网点取现的客户也排起长队。3月11日,美国监管当局以“流动性不足和资 不抵债”为由,关闭硅谷银行,并指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接管方。

 表面上看,硅谷银行破产的原因是存款挤兑,但究其本质还是风险管理的缺位。

 尽管这家银行一直以来都是行业优等生,甚至在破产前一周内的3月7日,还连续5年登上 福布斯年度美国最佳银行榜单,并入选福布斯首届金融全明星名单。即使当年遭遇互联网泡沫 破灭,严密的贷款审批流程也让硅谷银行依然保持盈利,信用风险管控方面可谓相当到位。

 不过,硅谷银行在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的尺度却相当大胆。

 现金资产严重不足,应对流动性冲击能力脆弱。一方面未因存款规模大增留有相匹配的现 金。2020年以来,硅谷银行的存款规模增长了接近2倍,但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资产的增长并不 明显。2021年中的现金资产同比只由140亿美元增长到220亿美元,而到2021年末还下降到了 130亿美元,甚至不及2020年的水平。另一方面,资产端激进地大量配置长久期资产,却并没 有为应对存款流出,预留充足的现金,流动性错配非常严重。

  利率风险应对迟缓。美联储加息固然是引起硅谷银行巨额浮亏的重要原因,但加息并不是 一蹴而就,而是渐进式的。早在2021年,美联储已经进行了5次加息,2022年期间加息6次。 但硅谷银行并没有根据美联储加息预期,对持有的这些长久期资产做相应调整。2021年底, 硅谷银行的持有到期资产高达982亿元美元,跟2020年比并没有明显变化。尽管2021年底这 些资产已经出现浮亏,且美联储在2022年继续加息,但硅谷银行去年的调整并不到位,只比 2021年底减少了69亿美元,仍有高达913亿美元的长久期资产,浮亏规模进一步扩大。

 站在硅谷银行视角,其破产是个小概率事件。谁又能事先预知不到两年的时间,成也萧 何,败也萧何。硅谷的科技公司和投资基金在行业繁荣时为其带来了充沛资金。但当美联储加 息引发行业调头时,它们又快速抽走资金,最终导致硅谷银行破产。风险管理就是不能抱着侥 幸心理,小概率事件只要发生一次就足以致命。

 归根到底,金融业是个高杠杆的行业,对风险管理的要求极度之高。再优秀、实力再雄厚 的金融机构,如果风险管理上出现疏漏,其实都很脆弱,一根稻草就能压垮。大家都说金融是 经营风险的,但正因为风险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经营好风险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极深刻的专业 认知和前瞻性,极强的克服人性弱点的定力,才有可能真正经营好风险。对于金融机构而言, 再怎么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都是不过分的。风险管理能力也因此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没有之一)。



原文链接

长按/扫码,有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TOP 5 精选
回到顶部   回上一级
写文章

最新资讯




直播笔记


热点话题


精品论文


有你的鼓励
ShoelessCai 将更努力





文档免费。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