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基于共享经济与社交网络的 Airbnb 与 Uber 模式研究综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吴光菊。
社交网络与信任问题
Williamson 在70年代中期系统地阐述了市场与层级两种经济组织形式的差异并用交易成本来解释二者的选择问题。到了80 年代中期,Granovetter 论证了社会关系的普遍存在以及它对市场与科层组织问题产生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经典的“嵌入理论”(Embededness)。在以上基础上罗家德提出了如图4所示的交易成本一镶解释架构,在 Williamson 交易成本解释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信任”这个维度作为经济组织形式选择的基础条件,并将“网络”作为介于市场与层级之间并与之并列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提出来。本文认为,Aibnb 与Uber 模式就是以建立在社交网络基础上的信任为关键因素而出现的一种“网络”经济组织形式。

“社交网络”这个名词由 Barnes 最早提出,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至今为止,社交网络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早期概念化阶段-SixDegrees 代表的六度分隔理论;结交陌生人阶段一Friendster 帮你建立弱关系从而带来更高社会资本的理论:娱乐化阶段一MySpace 创造的丰富的多媒体个性化空间吸引注意力的理论:社交图阶段一-Facebook复制线下真实人际网络来到线上低成本管理的理论;云社交阶段一一云台分布式网际社交理论;共享经济阶段一一基于社交网络建立信任的 P2P 新型商业模式。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网络社交不仅仅是一个推动互联网向现实世界无限靠近的关键力量,更是一种新潮的商业模式。社交网络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所有网络服务形式,互联网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这其中的任何资料与信息都可以为人们之间建立信任并产生现实中的交易而服务。
Botsman和 Rogers 明确指出社交网络对于在共享经济中建立信任的重要性。社交网络使得交易双方可以直接进行沟通并通过一些社交网络上的相关信息判断交易双方的信用情况。从某种程度上讲,社交网络使得信任更容易建立起来,节约了交易成本,促进了交易的完成。Airbnb 就是通过利用社交网络确认房源提供者的身份信息、建立房源提供者与房客双方的评级系统、建立可以提前进行沟通的信息系统等过程来增加用户之间的信任,同时,Airbnb 还会管理每一笔交易中所涉及的金额并为每一份订单提供最高达 100 万美元的保险赔偿金额。
在一个TED 演讲@中,Rachel Botsman@提到了与互联网相关的三大信任浪潮:第一大浪潮是当人们对在线分享信息感到可以接受的时候,这一浪潮因为社交网络的出现被强化了:第二大浪潮是指当人们开始信任电子商务中的在线支付系统的时候,这一浪潮也与创业者们想出“第三方支付”这样的制度安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三大浪潮也就是当前的信任状况,人们可以根据情况接受与完全陌生的人发生在线甚至线下的联系。Airbnb 与 Uber 模式的出现正是得益于这第三大信任浪潮的出现,信任问题始终是共享经济模式发展的瓶颈问题,而社交网络又在解决信任问题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