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乘坐特斯拉离开下榻酒店。5月30日下午马斯克落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北京度过了安排紧凑的约30小时行程。5月31日晚,结束北京的行程后,马斯克乘坐私人飞机前往上海虹桥机场。这是继2020年初造访上海超级工厂后,马斯克时隔3年再次到访中国。此次马斯克在中国大约总共度过了44小时左右,行程安排紧凑,并且全程保密,仅有少量信息通过官方渠道公开。图:IC photo
01 谁都需要自己的人生
我最近思索自己在2024、2025年的打算,衡量标准也就几个,一是学习速度,二是练习速度。意思就是,会不会分心,会不会逃避。
这次我的决策带入更多对其他人,特别是我家里人的鼓励。学习《
产品沉思录 》,看到张一鸣在2007年左右写的日记。怎么说呢,虽然看大佬们写家里,总有一种“别人家的家长”,但是转念一想,人都是一样的对不对?人家父母有决策,我的父母也有决策对不对?没有任何理由让父母在不了解我的情况下,牺牲他们自己的人生,为了我省钱,花钱吧?这是不合适的吧?
于是我和我们家精子提供者(鉴于压力测试时期,这位老爷爷获此殊荣,现在帽子还没摘掉)说,要不然你想干啥就去干吧,我创业那是我的事,哪有花别人的钱,冒自己的险。
这就是我对父母的态度。
我们家呢,上海小市民,父母都很想不开的,真的。除了那些事业非常 outstanding 的父母对于医疗这行更加理解一些的,很多父母,小孩一上大学,连一顿好的饭菜可能也是能省则省(曾经高中同学形容其父母,因此我默认上海父母都有点想不开吧)。但是我自己觉着,对我自己没啥好处。
所以,父母的钱自己留着,爱咋咋地 —— 我们家老爷爷 2018年的计划是,存钱去养老院。我的事业,社会情绪恢复之后,我该怎么工作还是怎么工作。为了让一部分人安心,我会结婚生子,也不会抛弃小孩,也会警戒男方完全不负责的情形。
回到这一段的主题,梦想是不改变的啦,我相信人和社会的发展,是远远超过很多个体预计的 —— 这是个很 natural 的命题,如果谁都料事如神,福布斯会以秒级频率更新。
02 什么时候主动?
或许是改革开放的后遗症,亦或是更加仿照一些其他宗教国家的,“际遇”,也就是突然的社会情绪,坦率地说,除了文革,我自己是很难理解这样的社会情绪突变的。只能认为,社会信息流通速度,以一种个体无法预计的速度流通,以至于出乎个体所能预测和判断的。
BTW,既然社会情绪非理性,那么大家尽量别随便承认事情。做好自己的事。
其实呢,社会情绪高涨的时候,有更多看似“机会”一样的、似乎等候着你一般的场景。我认为可能是我工作实在找得太多,以至于认识我这脸的比较多。无论怎么说,到底什么时候该主动呢?有场景等着你的时候该主动吗?一开始进入工作该主动吗?
Jingyi 这里提出三个问题:
第一,这件事领导不在场的时候,我会主动干嘛?如果会的话,OK,就去完成。
第二,这件事现在我不动手,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吗?如果是的话,OK,现在去完成。
第三,这件事领导在场的时候,依据我的判断,我本来就会去完成,我需要顾虑其他人的想法而低调嘛?该怎么做事就怎么做事。
上述三个问题无非厘定这几件事。首先,做事是形式主义吗?其次,能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吗?最后,你害怕被别人诟病吗?
以后 Jingyi 就对标这三个问题,决定对于很多事情是否主动,也包括 BD。
同样,学习大佬们的做法,学习他们的思想观点,谆谆教导,也是一样的。
有些热血青年,或许会想:“是否要像乔布斯那样写邮件的” —— Well,all depends.
这不是说不能写邮件,关键点在于,你脑子里构思的、或者正在干的一些,可能成为未来 Blockbuster 的事情,是不是真的那么有自信?有没有评估好,你邮件大佬之后,社会的压力和预期(这一点在美国或许不需考虑)。这两个问题回答之后,或许有助于小年轻更加谨慎地联系成功人士。
03 如果收乐财主办一场比赛,我司会参与吗?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第一次在这个问题上开窍,是研究生时期搞春游活动,当时就发现,以大多数人的精力,只能承担好主办方和参与者中的一个角色。因为人的精力有限。
其次,收乐财主办的比赛,不是世界杯,不是奥运会。换言之,这比赛的东道主未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比,东道主由主办的人说了算。因此,收乐财合适作为参与者入场吗?或者我们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世界杯也好,奥运会也好,为什么要专门成立委员会?为什么东道主可以参赛?为什么决赛一遇到东道主很多主裁判就不干了?
人都是一样的,像世界杯、奥运会这样的已经形成格局,已经充分公平的比赛尚且如此,更别说私人的比赛了。另外,所谓比赛,就有“公开、公平、公正”作为基础,不然都是触及法律边缘。再一次,人都是一样的。
最后,这只是一个例子,我司并没有举办过任何比赛,希望以此案例作为“典故”,让更多伙伴得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