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主要2018年市(地)级公务员考试试题。
第一篇涵盖两篇小文章。首先是R市沙坝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介绍,“分田到户”,村民对于承包地有经营权和使用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承包到期后可再延期30年。
可以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总体方针。例如,L村的做法,引入第二篇文章。
其次是关于L村如何完全和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的。L村将全村土地分为两份,一是各户承包的人口地,二是机动地。机动地多用于新增村子人口分配。
该村子一直贯彻“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然而,2014年发现,机动地分配完,原来在的原则难以维持。例如,石某因为家庭成员减少而发生要求被收走土地。
经法院审理,2003年实施的土地承包法,确立“承包土地以户为单位,减人不减地”原则。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目前现有村子的土地挑战也非简单的事情。
第二篇,是第一篇的展开,还是围绕着L村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判决石某的案子。最后法院判决,将土地返还石某。强调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小调整、大稳定的前提是稳定”,对村里的土地所有进行调整。
L村作出决策如下:
1. 针对人口减少,或者迁往城镇的非农户,土地收回。收回的土地,另行发包给新增农户。
2. 承包法确立了“承包土地以户为单位,减人不减地”。
第三篇。从瑞丽花园的建设说明现在生活条件上去了,小区品质提升。从李奶奶的行为说明,居民上不适应从乡间田野搬入高楼林立的小区。
之后,文章提到,开始建设酒吧、水果摊等社区基础设施,使得小区建设更加接近生活。
关注文化保护、商业发展、居民人居的协调发展。提出不仅仅要“造景”,还要“化人”。这是城市治理观念的重大转变。
第四篇。十七世纪的巴黎,有一座新桥,汇集各界人士在桥上交流接触,成为社会平衡器。新桥好像新闻发布中心。十几年前的圣保罗,富人区经常遇到偷和抢,这样的治安环境,无人敢投资。这时候上层建筑,政府进行干预,恢复城市公共领域功能,让市民在交往中逐渐消解对立情绪。重新吸引投资,恢复元气。
最后作出结论,城市建设只是一味追求美观是非常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
第五篇。关于S市月亮湾地下管廊的描述。地下管廊是集水管、通信、电力输送为一体的地下可以参观的管廊,于2011年11月投产使用。
文章还讲述建设S市地下管廊过程中,实际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的?主要就是前期调研,不断论证可行性。这类不可逆问题,或者实施之后很难修正的问题要不断讨论和论证可行性。
第六篇。仍然以S市月亮湾地下管廊为素材,论证老子“有”和“无”的关系。此类申发论述题,多较为抽象,需上升写作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