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新财新周刊|特别报道:就业为何难。
2023年6月,16—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上 升至21.3%,创下2018年有该数据以来的新高。而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张丹丹 研究,截至2023年3月,除了被计入失业率统计的630万青年失业人口,还有1600万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非在校生,青年实际失业情况可能被低估。
数字背后是更深层的青年就业挑战: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多重失业压力叠加,三分之二失业 青年受过大学教育的“高学历失业”问题突出,青年从“缓就业”“慢就业”到“不就业”,以及学历高度“内卷”却未能带动能力水平同等提升。
就业难的“老问题”下,新的变量正不断涌现: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人工智能(AI)2.0时代技术追赶热潮,却衍生出AI对就业市场和个人职业生涯影响的担忧。数字科技和实体经济不断融合,推动平台经济和数字化就业多元发展,也带来更复合的技能要求、更流变的工作形态。
当企业岗位收缩和结构大调整并存,更“不稳”的就业市场和更“求稳”的大学生,两者 张力越发突出。而政府在促就业上政策惯性和投入偏好,包括政府购买岗位、发动国有企业招聘应届生等,亦可能变相加剧求职者的保守倾向。
劳动力市场的深层变革,凸显重建就业池的必要性。面对一个剧烈变化的未来,高校、青年、政府、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
ShoelessCai 评注,这里要客观对待失业率21%这个数据,毕竟统计口径仅仅局限于 16-24岁人群。如果假如硕士、博士、MBA、EMBA,相信数据会很不一样,因此,本站将题目更改为“24岁以下失业率攀升至21%,硕博深造或为趋势?”。本站评注的第二点关于就业形势受到 ChatGPT 影响,坦率地说,目前来说,是看不出 AI 对就业率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