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章

《认知盈余》读书笔记 II
- 2024 -
06/10
14:15
零号员工
发表时间:2024.06.10     作者:Jingyi     来源:ShoelessCai     阅读:101

这是 2024.6.9 的笔记。

关于如何做决策。



对自己下调评级。这五年来,妈的,又多了个 30 天以内的逾期。WTF,前面这句语气助词的含义是,什么事都给我用最便宜的!!!!!!



朝阳的妹子,这是最后一次,出现在我的文字里。另外,分享一位浦东的妹子。都是北方妹子,怎么区分白富美呢?





对趋势的一些判断。



我们也有粉丝啦!倾听粉丝们的爱慕!喜欢你们没道理!





规则和限制。







案例。



如何理解商业 —— 其实我并不懂,我们全家都是工人!



关于书籍,原汁原味地朗读。











经营“葛洛班之友慈善组织”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参与者不仅没有报酬,还会搭上自己的钱。

在心理学中,为了阐释自愿参与而设计的实验被称为“自由选择”测试,当某人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他有多大可能会表现出一种特定的行为?

人类的动机并不纯粹是附加,为了兴趣做事情,与为了报酬做事情是截然不同的。…… 内在动机能让行为本身就成为一种回报。 …… 对外在动机来说,回报来自行为之外,而非行为本身。 …… 增强外在动机实际上可能降低内在动机。

当钱被用来作为志愿行为的回报时,它会降低志愿者贡献的平均劳动时间。姑且称为“驱逐效应”,试验者否定了这种“驱逐效应”。 …… 虽然“驱逐效应”是真实的,主要是先否定后肯定,肯定的是,虽然真实,但是范围极其小。然而,针对认知盈余,自由时间多的时候,还是自由选择多。

内在动机是一张包罗万象的标签,把人们可能从一项活动中获得,或基于活动本身的回报所造成的各种激励因素聚集在一起。德西,实验者称为“个人的”,自治愿望,和有胜任感的愿望。

自治愿望,指的是决定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有胜任感的愿望,指能够胜任我们所做的事情。

最吸引玩家的并非游戏中高仿真的画面和暴力场景,而是玩家在精通这个游戏后能够控制并胜任的感觉。

例如,葛洛班基金会甚至没有自己的网站,它只在 JoshGroban.com 网站上有一个登载简讯和新闻稿的小小板块。干净、专业,充满极简主义。

我正在纽约为一家网络设计公司管理制作部门,当时我很确信 GeoCities 会倒闭。我看到过为了设计一个有用的网站而进行的大量工作,从导航、设计到排版,一群业余爱好者做的东西甚至连专业设计师作品的边儿都够不着。

评注。自己创造,与消费高端,就流行程度而言,可能是前者。原文,自己创造的事物,和消费别人创造的质量上乘的事物相比,它仍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吸引力。

2006 年,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约查·本克勒和纽约大学教授海伦·尼森鲍姆写了一篇论文《基于共同对等生产和美德》。本克勒也关注个人品性,如自治和胜任感。 …… 德西的实验,线索:像“你很棒”或者“你玩这个游戏币一般人好多了”。这些口头称赞能让被试更好地完成解谜,被试能力的提高甚至在口头反馈结束后仍能持续下去。口头反馈似乎就像另一种外在报酬,如同金钱一样。

想要分享的动机才是驱动力,而技术仅仅是一种方法。

网站以这种形式持续了一段时间,指名道姓地感谢了 350 多人,网站页面上还标注说:“如果我们遗漏了任何一位,请告诉我们。”

和以往一样,一项活动的高门槛会降低参与的人数,而在大规模协调上的障碍也极大程度地将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区分开。源于热爱而做某事的人,无论是捐赠、制作音乐还是从事某种爱好,通常会默默无闻地做事。

强迫一些现象聚集成一种消极选择:将内在动机公之于众需要大量工作,因此大量业余爱好者宁愿选择不从事公共行为。我们总想要让自己独立自主、有能力和相互联系。

如今,我们拥有一些能让团体中的人彼此取得联系并分享想法和行动的工具,于是我们就能看到一种奇怪的组合:大型、公众的业余组织。

我们已经习惯用“全球化”这个词来表达“极大”的意思。

雅虎罗列了一个阶段性肠炎患者的邮件列表,为他们提供一个分享焦虑和病例的地方。

解释平台能火的原因:如果社会化媒体以比较低的成本为创造和分享提供了一个平台。 …… 数字化民间艺术通常采用混搭的形式,把现成的材料融入到新的东西中去。

不管我十几岁时看待其他人兴趣的态度是怎样的 —— 只有失败者才关注业余爱好,而电视则适合每个人。这是错误的认知。 …… 文章意思,不分享因为发现成本过高。这样就会产生第二个方案,好玩的事情,给到小伙伴分享吗?那我的竞争力怎么体现呢?这样的话,我得告诉自己,你能获得的信息,其他人也能获得。对于未知来源的信息,公开总是没错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社会联系领域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下降,所有业余参与者都可反应这一下降。这一社会资本的减少是郊区化、较长的上下班通勤时间和看电视时间的增加导致的。

业余爱好者的共同通道,实则是所有人都能创建的同道中人的圈子。类似于 Google+,自己建造自己的圈子。

举个例子,哈利波特的同人小说。粉丝开始创作,这些社区的创作还会写【免责声明】,这些免责声明模仿了责任的现有形式,但却保留了不履行责任的惰性。 …… 这些爱好者选择在一个情感世界里工作,目标就是在这个特定的虚构空间中通过一些创意之举得到他人的认可。健全的社区基础设施对于相互认可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样的一个社区的界限内,社区内部的动机纯度远远比市和区外部行动的合法性更加重要。

无论你花多少时间在读看听上,其他地方的业余人士会在此期间“生产”更多材料,而且远比你所能吸收的多得多。

这里注意,1998 年的时候,《人物》杂志在网站上产生颜值排序,是 Facebook 的前身是不是?

但是如果你只是假装给人们提供一个内在动机的宣泄口,实际上却把他们塞进已经设定好的框架内,你可能会遭到人们的反叛。

踽踽,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而如今,这些障碍已经被大大削弱,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志同道合者。驾驭认知盈余的手段是我们获得的一种新工具,它可以使参与成为可能并给参与者带来回报。

将拥有的自由时间与特殊才能之人汇集,使其尽情创造,这种做法,称为利用认知盈余。并且这些自由时间还有协同效应。彼此创造新机会。

20 亿人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自由时间总计高达数万亿小时,但认知盈余并不等同于这些散落在全世界的自由时间的简单相加。 …… 要想让这些盈余的自由时间变得有用,就必须把所有人的时间都汇总起来。同时,只有在适当的机遇来临时,这一切才可能被付诸实践。

待人友好,营造良好氛围,让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

科技使这些行动成为可能,但并非引发行为的原因。评注,科技是现象的告诉公路,并非现象本身。

针对长辈使用新技术,不是问,他们能够接纳新技术吗?而是这么问:长辈们会采用新方式和朋友、家人交流吗?评注,问题问法的改变,可以定义新的问题。

《思考 快与慢》作者,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非经济学家,主要研究人在何种情况下,作出不理智新闻,称为“theory-induced blinkness”。对外界事物已有的信念和看法,还会阻碍人们看清现实。这属于“奶昔错误”原理。

“为什么这些人愿意免费工作”这个问题提出,建立在人类行为是出于经济目的,这一基础之上的。该理论认为,为钱办事才是合理的,因此免费劳动就需要特别的解释。 …… 社会的惊讶情绪,感受不到人类进步的速度再增加。而 theory-induced blindness,若已经对新事物产生认知,很可能是错的。

上述“用钱办事才是合理的”这种观点。这类事情发生的条件,做事均有经济目的。因为免费难以解释。迫使人们思考做事原因。最终找出“非经济因素”。

惊讶意味着带有违背此前观念的新信息。为什么平台的人,用新工具会惊讶?因为与之前认知不相符,原来的认知被破坏。

如果一个工具是有用的,人们就会使用它。 …… 只要帮助人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它就一定为人所用。举个例子。如果人们使用电子邮件,是因为只有创新,而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吗?不是因为周围人都用电子邮件,你才改变通信方式的吗?

评注。人们干一件事有其背后真正的动因,如果这个动因被一些产品和服务取代,人们就不干这件事了。因此,创业做事,就要识别真正目的。例如,看电视、理照片,这些事都是没意义的,真正目的在于分享。因此,科技就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于是,有朋友圈效应。

总结,许多事情隔离掉社群是无意义的。如果被隔离的话,应该干什么?例如,看书、写代码。而非消遣目的。

书中举了个例子,即干涸的泳池变成极限运动训练之地。这里指的是,非正式团队合作,所产生的技能提升。总结起来,组队竞争的意义,即相互提升质量,相互反馈。特点是没有教练。原文如下。

竞争起到了协同提高质量的作用,西风少年之间的竞争不是为了终结而是为了推动滑板技巧的发展。 …… 以便得到他人的响应。

希佩尔认为,“领先用户创新”并不是由产品的设计者,而是由该产品最活跃的使用者来推动的。

相反,使用者可以将该工具以一种设计师从未想到过的方法来使用,并且这些新功能的发现和完善通常并非源于个人的突发奇想,而是依靠一个协作小组之间的探索和改进。

加州滑板手网络缔造出一种让滑板爱好者聚集并相互促进的环境。陈光安、团队归属感被共同的愿景被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激发出来,这种归属感又能引发反馈环。当人们在他所处的网络里变得越来越优秀时,他们就会愿意继续待下去。当整个小组共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变强时,就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评注,组织流转率高,你从价值观传播角度是很有积极意义的。大多数协作圈分为核心组、边缘延伸组。另外,追求自己目标同时,支持别人目标,追求就无法消除。

原文。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深切考虑到并支持他人的追求,这种能力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实际上,它是如此根本,以至于我们无法将其消除。

通牒,就是一国通知另一国必须接受要求。

这些经济学家认为,情感是发生交易的动机,或是交易引起的结果。评注,情绪是花钱的原因,也是花钱的结果。

社会科学中最著名和经典的实验游戏之一叫作“最后通牒博弈”。1982 年,这样的博弈游戏开启之后,在全世界被重复了无数次。评注,实验结果被接受的条件是,可重复。主要是因为人会依赖情绪而作出调整。

所有人在作出决策的时候,都会考虑到社会公平问题。实验还发现,当人与人对峙,改换成人与机器对峙的时候,人们对于情绪反应减少,更多地会接受好处(1:9)而获取利益。

之后文章也写到,很多受试者发现极其有上下起伏波动之后,宁可不要钱,也会使得机器起伏波动。这是不是说明,只要有情绪反应,人们一定会按照情绪来。

提议者多,响应者少的时候,分成就会变成 1:9。联系到我自己,一旦你公开信息,利润必然很少。和互联网的免费也很类似。

实验发现,文化中以市场为导向的意识越淡薄,这种文化中的人就越开放、越慷慨。

自私程度和市场力量是相关联的。市场对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慷慨互动支持态度,并非打压。某种社会中,市场交易越少,成员之间匿名互动的慷慨程度也就越低。

评注,市场本身有动能,提升人们相互交易的意愿。原文,市场与集体分享并非格格不入,市场逻辑实际上提高了人们与陌生人慷慨交易的意愿。

文章还说,献血还是卖血,其实是个道德争论。

原来专业门槛去掉之后,其他业余者的认知盈余,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效果。例如《大英百科全书》和维基百科,虽然后者被专业人士称为“公共厕所”。

尤其像上述最后通牒游戏,参与者对于公平的诉求,远远高于金钱。 —— 是不是很像创业市场?因此,这时候,关于如何对待他人的内在情感便会轻易被触发并且难以压制。评注。有条件的参与者,更加关注公平,而非收益。这里是因为,这是个“最后通牒”游戏,因为所有人都 all-in,所有参与者,对于事物(工作)本身应该有的价值的体现,这类诉求,极度强烈。

原文,当人们对公平的在乎程度超过金钱,关于如何对待他人内在情感,就会被轻易触发。

体系是建立在自私人/理性人假设上,遇到通过沟通达成的共同管理和执行的共识的时候,会自动排斥这些可能出现的解决方案。如果想要创造共同利益,并且有奖励机制的话,合作效果会好很多。

书中探讨议题:如何共同管理共有资产?

结论是,共享管理行为有如下要素。参与者之间相互可见的行为、对于共同目标的可靠承诺,以及成员们对不轨行为进行惩罚的能力。评注,简言之,一定得有奖罚,并且非常好的执行。

这其实是一种是非感的内化,在最后通牒游戏的体现是,人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会有所节制,人们会表现得不那么自私。通常,人都是有考虑他人而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的。并且,竞争、合作都是同时存在。因为有互联网平台,可期待的是,更广大的群体,创造出共同尊重。

比如说 Apache 案例。对公共访问资源共同治理、成员之间的频繁交流互动,以及对双方都有约束的协议,共同的许可证是很关键。Apache 是从 6 人核心团队开始,发展到数千名人员。这个软件开发组的成员是来自全球的,几十个国家,其沟通渠道也是虚拟的。让团队承担大型、复杂的任务有很多种方法,对于大规模、长时间任务来说,初级机制有两层。

第一,私人部分。报酬不低于市场价格。

第二,公共部分。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责任感,以及更高价值的工作。

人类最激烈的政治争论,就是如何有效地平衡这两种模式的竞争价值。

事实上,书中提到说。

组织和市场之外还有第三层机制。社会生产依靠团队成员,完成其对价值的创造,以及相互的工作协调。使用的既不是价格信号,也不是监管信号。

评注,自由时间创造通常受制于市场。关于“可预见的不理智”,第一,最后通牒情绪。换言之,你生活状况比较 impending 的话,情绪是和一般人会很不一样的。第二,广泛而廉价的媒介,就其应用上而言,更加接近人的思考方式。例如,本克勒的“基于共同对等生产”,参与者拥有相同相似的地位和工作,这时候,新增上百万名参与者,迅速扩大了对等生产的规模和范围。

自由时间作为使用这种媒介的 exchange,其实是一种新型的 Deal,用于解决问题。总结来说,市场不理智,产生新的协调点,产生新的交易。这种传导机制,解释了观念(想法)如何改变世界。原文,谁能充分利用这一机遇,谁就能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Napster案例,将自己电脑上的歌曲目录与人分享,并且能让你看到其他人的目录。就像一个音乐黄页,本质是,找到音乐在谁手里,并且复制过来。找到目标文件在谁那里,并且复制过来。

该软件在 20 世纪,掀起两种观点。一是觉得道德败坏,因为破坏版权。二是觉得年轻人太有分享精神。

书中观点,一代人和一代人的差异是没什么说服力的,概念上吸引力非常大,但是解释价值几乎为零。

也说到,一开始会觉得某代人怎么那么不济,成就也不高。但是后来发现,一旦出现经济萧条,整个社会情绪到位了,经济上的、集体的隐患,抖掉之后,大家就开始创新创业了。“萧条一旦结束,联合创业都变得容易起来。 …… 突然间,经济环境变得鼓励壮志雄心了,人们所想象的年轻人理应有的核心心理特征就这样消失不见,反倒被相反的心理特征取代”。

心理学家对其有个命名:基本归因错误。当我们从限制因素方面开始解释自己的行为,基本归因错误开始起作用。只解释自己知道的一部分,有时候归因就不是高效的,甚至不是有效的。

实验表明,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激励会做出反应,因为他们能从尝试中得到很多,又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为什么人们需要花时间在新的联系形式上,就需要克服基本归因错误。

平台这类商业,会让人这样归因历史。当时是没环境、没条件,而非因为自己做不到,而非因为自己没去选择这种模式。相当于回溯历史的归因错误。

回到 Napster案例,当唱片业指责这个软件的时候,世界其他行业是其他截然相反的反应。这时候就说明这种指责是错误的。

要注意一个点,就是 CD 这类媒介,你把 CD 给别人,你自己不拥有了。互联网的话,你复制一份 MP3 给别人的时候,自己还保留着 MP3。复制成本下降,导致传播增加了。“点亮蜡烛照亮别人者,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音乐可以像观点那样被分享,改变了音乐分享的本质。

新的行为方式,误认为是人性改变,而非际遇的改变。

成本很小的时候,人们愿意相互帮助。用户趋于分享,远离恶意的累积行为。设计者还能影响用户新闻,《默认的胜利》。这里注意,成本极其重要。并且,默认值设置也是有很大作用的。其实,关于默认值允许设计者操控程序的结论非常尖锐。

外部:一群人行为,引起另外一群人受益。

内部:一群人行为,引起另外一群人的损失。

从最基本的方面,改变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例如分享音乐,或者是公民参与。

案例,巴基斯坦的街道清理项目。一开始是在 Facebook 召集人,降低社会协调成本,随着“负责任的公民”反复出现,当地人也逐渐加入进来。新加成员又帮助他们扩大到城市的其他市场。正向偏差,面对同样限制和挑战,比一般成员表现得更加出色的。

《弱关系的力量》,求职者倾向于通过泛泛之交而不是挚友或亲人寻找工作。评注,找工作一定要找没那么熟的人。

行为本身有一种感染传导的作用。如果有社会感染,他们的行动甚至可以在陌生人群中引起社会改变。

基于爱好,效率和质量都是没那么强的。共享文化、结构松散、相互协调的小组。

增加你的知识量所带来的改变可能是革命性的。

文章主题对法律理论的一个中心原则进行抨击,威慑是影响人们行为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方式。

消极后果被附加到某种行为上时,人们会少做这种行为。

关于幼儿园晚托班家长迟到是不是收费的问题

这个得到头条也聊过。

幼儿园进行实验,对家长迟到进行象征性收费。结果所有实验者都呈现出更晚接小孩的态势。具有统计意义显著性。

作者总结出的道理:

第一,罚款不明确的时候,称为“不完全契约”,表现是留出有余地的说法。

第二,一旦确立收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买卖关系,家长会把老师的时间看作商品,消除家长对因为伤害工作人员的善意而可能遇到的一些不确定后果的恐惧。

第三,实验撤消时候,即回退到不收费的时候。迟到人数还保持在和有罚金时一样高的水平。因为收钱这个行为改变了家长对这些工作人员的看法。家长不会因为不收钱而提前到达幼儿园。

评注。收钱不能产生象征意义,这对于我经营现在的业务有一定启发。如果网站资源定调比较低端的,难以进发高端的。然而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用户打开网站的时候,仍然对更加高端的资源感兴趣。所以未来我们要专注于做好办公资源的分享啦!

当然,还有一点,我们很关注高档小区居民的顾虑,而我们公司现在实在是太没有“实力”向他们要资源啦!

当时,还做出决策。只要网站盈利了,先以还清债务融资为主。慢点再聊股权吧,当然,我会释放“友情份额”的,感谢所有义气伙伴!但是,成长和个人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原文。人们可以对迟到的家长通过罚以重金加以威慑。 …… 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一旦将某件之前在市场逻辑之外的东西标价,它就会彻底被改变。

“罚金即价格”表明,在市场里与人做交易,会从根本上扭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证明将非市场交易行为标价以后,人们会减少把对方当作可以保持长期关系的人来对待的意愿。这与早前关于卖淫的研究结论相吻合,也就是说男人不仅是为性埋单,他们还为事后对方的消失埋单。

但是,有些价值是市场创造不出来的,这些价值的创造只能靠一系列分享和相互协调的假设,也就是靠文化。

无形学院

无形学院(Invisible College),他们致力于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获取知识,是相对于牛津和剑桥那样的大学而言的,因为这群人没有固定的集会地点。他们通过互相通信,以及时而在伦敦时而又在牛津的会面来维持团体关系。

团体成员之一波义尔协助建立了以科学方法构成学院基础的众多规范,尤其是如何进行实验操作。 …… 更要知道实验是如何进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其结论的可靠性。科学思想家们称这种情况为“可证伪性”。如果一种主张缺乏可证伪性,就会受到大家的怀疑。

没有哪个人能让一门学科突飞猛进,说明需要相互协作、相互利用对方自由时间。

炼金术士描述自己的实验,是模糊不清、不完整的。还有,炼金术士留下的手稿不可复制,因此,无法贡献学科的进步。

与之相反,“无形学院”的成员们会将自己的方法、假设和结论都公诸于众,因此不论实验成功与否,都能从中获得进步。“无形学院”对英国科学界的贡献非常重大,以至于英国皇家学会的核心成员大多来自“无形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于 1662 年得到皇家的特许证,相比于“无形学院”,它更“有形”一些,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使“无形学院”活下来并将炼金术提升为化学的,既不是工具也不是远见,而是文化。…… 他们所秉持的文化规范,将炼金术士缓慢的个人累积和异质信念转化为一整套方法和成果,这些方法和成果可以被任何具有科学素养的参与者观察、理解并重新整合。

评注:

第一,为学科留下资料,学科就能发展。第二,将无形学院流传下去。师徒制一定很慢,产生教材,规范化学科、体系。例如,情商这件事情怎么训练。知识言传,恐怕信息很难以传到位,对于很多人,觉得轻而易举的事情,另一拨人就是很难以做到。情商的作用,在很多书里称为“共情”,就是和别人体验同一种感受,对别人的心理状态更能理解。2016年,我们在斯坦福参加的 IDEA 的设计思考课程,也就是培养同样的能力,通过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通过他们的镜头感受他们可能拥有的感觉。再如,如果你希望你的上级理解你,那么,邀请 TA 体验你的感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又如,如果你希望你的另一半理解你,请 TA 体验你的感受,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知识是革命性的,传播知识一定能得到市场的青睐。

共享知识有几个条件。

第一,社区要素很重要,社区规模大小非常直观。社区里能理解某种特殊事实、方法、故事的人越多,该社区的人和合作运用这些知识可能性就越大。

第二,共享知识的成本。互联网正在降低,不仅是文字传输成本,也包括图像、视频、音频、原始数据,以及其他任何可以被数字化的东西的传输成本。任何人得到配方形式的行动指南,抛开行动本身不说,至少这条指南会在能够理解它的人群中实现有效传播。

第三,表达形式的明析性。

评注,

阅读的人增加因为印刷术发展。互联网,和电报、印刷术同等重要的媒介。

各种表达形式,比如,合适地使用表格。这样表达,信息是明晰的。

只要你的信息是有用的,此时会在细分市场领域传播开。

言简意赅,还会提升传播速度。例如,许多业务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具体做法是,先发需求,让供应商找上门。例如 ZeroPrestige 制作风筝冲浪。

而如今的社会,以上三个条件都被放大了。

还出现了第四个条件。一个社区关于事物如何运行,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协调的一套共享假设。

原文。独立社会学家 Etienne Wenger 提出“实践社团”这一概念,用来形容那些聚在一起分享知识,从而让自己提高的人。这些实践社团还提供了身份认同。换言之,维护了将社团团在一起的文化。

创造出 Apache 网络服务器,其实践社团几乎是在一种完全透明的方式下运行的,它不仅共享了计算机代码,也共享关于如何改进代码的探讨和争论。 …… Apache 文化,项目进步可以从代码创造之间的沟通方式看出来。能引起争论的,引起热烈讨论的都很健康。

参与者规范是预测未来成功与否的关键,而这些规范在一定程度是基于群体成员是如何理解彼此之间关系的。

脸书的化学学习小组

2007年,瑞尔森大学的一位大学学生,因为化学很难,组织了一个 100+ 人的学习小组,在线上进行讨论。本来这类学习小组也比较正常,但是,老师觉得学生会用这类讨论组来完成本该独立完成的作业。

就这一点,这名学生参加了学校听证会。

原文。同等条件下,与同伴分享收获和困难的学习者,要比孤军奋战的人群进步的更快、学得更多。

题外话。这个学习小组,让我想起一件事,就是针对初中那些学习成绩不咋地的同学,他们现在有需要我帮忙的吗?其实,鉴于现在 FreeLocked 也开业很久了。如果真的工作没干劲,或者想自己闯闯都挺好的。关键,初中同学至少不会以欺骗你为目的,毕竟,您们还能释放关于我的各种糗事。

回到学习小组。书中提到,如果一个小组都是义务劳动而没有回报的话,价值就会打折扣。所以合理的和回报和分配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专业

专业是这样的,主要得益于稀缺。这样来理解,出现大众点评的时候,美食家的评论价值就大打折扣。但是,我们会发现现在到处都是大众点评。书中评论,只要打通平台障碍,人们会喜欢更多评论。

专业门槛高的时候,每当专业者和业余者出现分歧的时候,应该偏向专业者。当然,人们也会因情感偏好而做出选择。

文化是一群人约定俗成的习惯,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应文化?查看你对于这个社区约定俗成的事情的感知能力。原文,越来越多人开始期待业余参与成为一种开放的时候,期待就会改变文化。

文章梳理了两种业余的价值,分享,归属感。



原文链接



长按/扫码,有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TOP 5 精选

       



回到顶部   回上一级
写文章

最新资讯




直播笔记


热点话题


精品论文


有你的鼓励
ShoelessCai 将更努力





文档免费。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