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值得 | 生活中如何维权
第一,我觉得要是一个人多纠结和亲戚父母之间关系。多半自己很多事情还没处理好,简称基本能力没到位,这件事我几年前没有那么理解,这几年感受挺深刻。
特别是,你看,你有机会去见更加厉害的人,去学习别人的路径。但是一看父母的很多想法就是相差很大。例如,别人的父母可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有赚钱能力,而我自己的职业生涯,遇到一些这辈子都无法预料的困难。有些人好奇,我是怎么能够拿到某些 workshop offer 的?大概,也有其他人对这样的职场路径好奇,并且介入看看会发生什么。
换言之,如果有人好奇,你怎么和你的好友差那么多,本来就是拿来做对比的。
那这样,难道很多活动我远离才是正确答案?显然不是吧?我想,无论是举办 workshop 的大佬,还是一起上课的同学,都是希望一个班级的同学共同牛逼的吧?
这带来了第二个问题。
第二,也是我遇到的同样的问题。我认为我比较幸运,父母凭借手艺挣钱、留在一线城市。比起其他的从商的父母,显得对金钱更加拮据,对人际关系更加焦虑。
后半句的含义是,人际关系挺重要的,按照 Yi 的新书,人际关系甚至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我是同意的。
但是针对我泱泱大中华,这 14 亿人,有多少人可以面对未来,毫不考虑失败的可能呢?这不是说,做业务就完全不思考社会另一群人,而是,不是所有人在自己的每段职业路径上都表现满分,更多人是迷茫,无准备,发现能力和机会还差一个 gap。
但是,其实,即便有差距,这个差距我们得努力弥补对吧?虽然说,行政上的观察,过多的关注,对于你的所有微小的行为产生更加高的要求,我们就满足要求呗。
其实,我并不认为 workshop 需要做对比研究,因为共同富裕绝对会让举办方更加成功。除非,举办方收到了那些除了官方以外的、多渠道的,假消息。
针对上述叙述,我必须告诉所有伙伴,本人国企小员工,非常普通,和消费者接触的机会不多。发现伙伴们认知之后,我试图去打破这种屏障。
第二点的真谛很简单,我身边也有类似的,就是 TA 向你求助,你给出解决方案,甚至还亲自演示,结果对方啥都不干。针对这类同学,我自己肯定不会有时间去管顾的。当然,依据我自己所作的这件事的重要性,会决定帮助程度。举个例子,比如我全心全意做这件事,那我就需要对于我的表达方法(视频,还是文字?),或者触达渠道(微信?还是其他媒介),作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入。
但是,帮助别人这件事只是顺手帮的,那我就按照大多数人的反馈。例如,一些工作方法可以帮助到一拨人,平均而言接收信息的人是正面反馈的,那我做的这件事就是有用的。
第三,Jingyi 自己努力啦!其实这几年完全没闲着,主要因为是突破性的工作,需要一定时间,加上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元。无论是做决策的信息来源,还是他们去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是比较新的。
方法新没问题,如果不起作用,还是得考虑换方法。
至少不能欺骗自己,就像 Yi 说的,至少要 Be Yourself。
第四,我时常复习复习五月天的《憨人》。其实,我不算胆子特别大,所以看到 MV 里面有些人,对于那些『像傻叉一样追求自己梦想』的人,总是不断地煽风点火,不习惯是因为,这些伙伴会在十几岁的时候,被我写在工作报告里,当着大家的面,点名批评。长大之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发现到处都是煽一煽、点个火,就像某些快上市的知识付费的创始人说的,年轻时,你的观点,出自于你的立场和观点比较偏颇,理解比较模糊不深刻。
结论是,煽风点火不怕,煽完之后我们对自己的梦想,做事原则再复习一遍,加深目标感。
今天是周五,我很庆幸还能很清晰地记得每天是一个星期的星期几。这个礼拜的主题,找房、找钱、参加活动、处理家庭事务。
特点,这一个礼拜,一些非常简单的事情,会自然而然舍近求远。未知原因。
文末彩蛋。跟风批评这种情况,我们是解决社会现象问题。说穿了,为什么会集体批评某些事、某些人,还批评错了,这可能是集体认知偏差问题。至少我认为,不能归咎于某些个人,我们是集体去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相信,这样处理和作出结论,就比较公正了。不然,会留给一部分小伙伴一些做坏事的机会。
本人评价别人是这么评价的。
第一种情况,男生对某个女孩子感兴趣,来找我问情况,这种情况比较少。印象中的男女主角也在一块了,但是最终结局会让我怀疑,我是不是应该做点干预,说点坏话会比较好。这件事情,是蛮神奇的。
第二种情况,企业对别人的工作能力感兴趣,这种类型的话,通常是说优点。所以我原来的小领导,还有一些争论过的妹子,他们不用担心我说了他们坏话。但是,鉴于后来他们放了我另一边朋友的鸽子,我总是疑惑,是不是应该把缺点也说一下。通常,背调都希望找工作成功的,缺点都会弱化一下。
以上两位能力都还挺好的,我相信我的话也不一定起很大作用。
虹桥机场
2024年6月下旬
这些录音是 26 号录的,如果有一些比较 Negative,大家可以自行忽略。反正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提醒吧。至少目前来讲,积极应对方法和负面结果,我都要想到的。
这是我该对一年之前在科海大厦所做的一些承诺,进行回顾。
我们之前说,希望助力相对比较低价位的酒店开展好工作,目前工作:
第一,通过市民信箱的方式,向上海市政府投递意见,并出具布局图。
第二,通过传单形式,以 FreeLocked.com 的名义,向上海南站附近的小酒店投放酒店业绩提升小贴士。信息比较,比较精简。
说个比较暖心的事情,最近不是经常在南站通宵或者等火车,还有小酒店业主来主动推业务!实在是太感人啦!
最关键的是,上海南站门前约莫 20 家酒店,业主必须有这样的经营意识。虽然很多房间是新装修的,很多业主估计一时半会儿不乐意修改装修。但是没关系,找客户必须主动出击! —— 昨天我参加的讲座,《零压力社交》。
其实我们公司发的传单,并非一定要伙伴们修正装修。而是,对于客户来说,宽敞、干净、明亮,价格合理,他们就乐意入住。需要业主们自己对号入座,上述几点基本要求,做到位了吗?如果我们的条件没那么好,能怎么做到位呢?对吧?
至少,被动等待或者抱怨肯定是不行的。
然后关于我们的【教育网站】。
第一,其实我自己也对比李一诺、李奕去写一些博客,试图查看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否收到市场认可。然而,除了这两位我知道的通过互联网鼓励女性独立和职场健康路径的人之外,还有得到的诸位老师,例如唐涯老师,他们一开始去测试自己自媒体的时候,几乎都是 blockbuster,瞬间自己的观点和分享,红遍大江南北。
我思考了一下,背景实在是没什么好打造的,因此,自认离 Blockbuster 比较远,而且影响力也会有限。更让人觉得委屈的是,有很多话是我对我自己讲,结果别人听到之后,会觉得很愤怒,认为我在教育 TA,但事实上,我只是在提醒我自己。然后,我们高中的校长 —— 钱校长 —— 告诉我们说,对别人和对自己一样好嘛,我就稍微践行了一下。
那我怎么定位我自己呐?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在公司里工作的时候,用尽自己的全力在工作。然而,这些工作方法,以及这些选择,未必是很正确、很有效的。因此,随着买单侠上市失败,我的职业生涯一直处于低位横盘没有上升过的状态。我肯定有哪些工作方法,或者对世界的认知,或者一些做法,或者一些选择,是有问题的。
这个问题没找到。但是,我们发现,世界的多元性的神秘之处在于,你 A 这个问题没找到,不影响 B 这件事情的发展。
因此,我们就顺势开发了两个小网站,科技媒体资讯 ShoelessCai.com 以及 房源资讯 FreeLocked.com。
值得庆幸的是,前者这个媒体网站比较超乎我的预料,在每天增加资讯的同时,逐步地点击量也累计到 53 万,这个点击量实在是不算是个令人着迷的数字,但是确实,资讯是网站点击量的重要原因。我们还是打算继续努力吧!
关于 2023 年的承诺,以及工作总结,我相信,是比较到位的。
因为是教育类的,因此我们技术方面的工作,落地在博客园,
ShoelessCai 。
最近也和伙伴们更新一下自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