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打造Android
谷歌已经可以从广告中获取大量收益,施密特对公司的管理也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佩奇开始认识到,他终于可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到2005年,佩奇的其中一个理想是研发手持计算机,它可以把谷歌服务装到地球上每个人的口袋里。因此,当年佩奇要求谷歌企业开发部门收购一家拥有同样梦想的小型创业公司。这家创业公司名叫Android,公司CEO和联合创始人名叫安迪·鲁宾(Andy Rubin),他曾是苹果高管,他曾经开发出风靡一时,但最终失败的互联网电话Sidekick。
收购Android是拉里·佩奇一手促成的。佩奇没有将这笔花费5000万美元的交易告诉施密特,直到交易完成。布林知道这笔交易,但他没有丝毫兴趣。
佩奇将Android定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它只是名义上属于谷歌。因此,鲁宾可以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不必受到母公司的干涉。Android甚至有自己的办公楼,普通谷歌员工戴着工作证也无法进入。施密特就当这个部门根本不存在,因为对于当时坐拥大量资产的谷歌来说,5000万美元花得值不值根本不必担心。
佩奇把Android当作一个热心的项目,他大量的时间都是与鲁宾在一起,甚至因为对谷歌其他方面关注不够而感到愧疚。再一次,这应当是施密特的工作。
接下来两年里,鲁宾开发出了自认为技术水平最高的移动操作系统。不久之后,2007年前往拉斯维加斯时,鲁宾在出租车上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看到史蒂夫·乔布斯发布了苹果的互联网手机。这就是iPhone,相当有魅力的产品。
鲁宾心想,老天爷,我们要重新做自己的手机。他让出租车停下来,以便更好地观看乔布斯接下来的演示。
大约一年之后,2008年9月,T-Mobile推出了第一款使用鲁宾团队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的手机G1。这款操作系统就像iPhone的翻版,但却是一个不错的翻版,而且可以免费提供给手机生产商安装。
手机生产商想要追赶苹果,运营商想要与iPhone在美独家运营商AT&T保持同步,于是谷歌的这款操作系统迅速普及。2009年第二季度,Android手机占手机总销量的1.8%,到2010年第二季度,Android销量已经占到了17.2%的市场份额,超过了苹果的14%,这也是Android首次超越苹果。不久之后,Android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手机操作系统。
到2010年,佩奇已经在打造两项随处可见的科技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两项科技都改善了世界上人们的生活。谷歌,这家最初从论文答辩开始的公司,使得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中一个更加强大的工具。后来,在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情况下,佩奇维持了Android的发展。现在,Android已经使智能手机成为日常生活用品,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用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只是时间问题。
实现如此巨大的二次成功,而且是作为一名经理取得成功,大大提升了佩奇对自己的管理能力的自信心。佩奇也认识到自己职业生涯早期的错误。他很高兴能够与鲁宾合作取得成功。
佩奇一直存在信任别人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正在改变,或许是因为他有了家庭。在2009年5月密歇根大学的毕业演讲上,佩奇谈到了自己的父亲、母亲、新婚妻子露茜·索斯沃斯(Lucy Southworth)和他们的孩子。“和我一样,你们的家人把你送到这里,你又把他们带回到这里。”他说,“请靠近他们,要记住:他们是你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
12 问题接踵而至
就在Android普及和佩奇逐渐成熟的同时,谷歌基于搜索和广告的核心业务也在施密特的管理下不断发展。到2010年,谷歌市值达到1800亿美元,拥有2.4万名员工。真是一家大公司。
它也遇到了一些大公司特有的问题。《纽约时报》记者克莱尔·凯恩·米勒(Claire Cain Miller)在2010年11月的一篇题为《谷歌发展壮大,但要保持灵活思维》的文章中详细剖析了这些问题。
在这篇报道中,米勒援引了多位谷歌员工和前员工的话,他们称这家公司过于官僚和膨胀。她写道,谷歌过去将工程师所从事的项目限制为10个,但近年来已经增加到20个,甚至40个项目。更糟糕的是,“工程师称公司鼓励他们更少地开发新产品,而是专注于现有产品的改进。”
一位项目经理透露,他觉得是时候从谷歌辞职了,原因就是他需要在电子邮件里添加抄送很多人。他说:“我认为有不少人会离开这个赚钱容易的地方,因为他们对大公司的办事程序感到不满。”另外一位项目经理告诉米勒说,他考虑离职是因为在谷歌工作意味着自己研发的产品公众曝光度太低。
米勒甚至援引施密特的话说,他对这种形势感到担忧。报道援引施密特的话说:“曾几何时,谷歌三个人就可以开发出世界级的产品,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
米勒的文章发表后,施密特勃然大怒。一位谷歌女发言人致电《纽约时报》,要求米勒撤下这篇文章。(但她并没有撤。)
除了官僚主义,到2010年时施密特领导下的谷歌还要应对另外一个大公司问题。它不再是硅谷的新兴巨头,Facebook才是。
2007年,一位名叫贾斯汀·罗森斯泰恩(Justin Rosenstein)的产品经理从谷歌辞职,加盟了Facebook。随后,他给自己在谷歌的同事写信,称Facebook就是“昨日的谷歌,一家正在改变世界的公司,一家规模仍然很小、每名员工都能对公司发挥巨大影响力的公司”。
到2010年,Facebook公司1700名员工当中,有142名从谷歌而来。
在谷歌高管当中,公司的老化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施密特从来没有真正改变佩奇时代形成的做决策时激烈争论的做法。十年之后,反复的冲突使得高管成为对手,甚至不愿彼此共事。
2010年秋天,佩奇感受到了谷歌的这些问题。他还感受到另外一个令他更加担心的问题。在施密特较为成功的任期内,该公司的进取心反而有所退步。
2009年,谷歌实现了65亿美元的利润,拥有2万名员工。佩奇看着这些数字想,我们有这么多钱,这么多人,为什么不做更多的事情?他禁不住想,为什么谷歌最近所做的最大项目就是Android,是一个施密特并不感兴趣的项目。
婚后淡出公众视野的佩奇很享受自己作为谷歌幕后梦想家和领袖的生活,但他开始思考,施密特是否是谷歌未来的正确领导者?
当年晚些时候,佩奇接受了史蒂芬·列维的采访。列维问佩奇,他是否希望再次担任CEO。佩奇给出了似是而非的回答。“我很享受自己所做的事情,”他说,“我觉得自己能够在很多事情上发挥积极影响,这让我感觉良好,我觉得这不太可能变化。”
随后,他就走出了房间,采访随之结束。
但是一分钟后,佩奇又回来了。他问列维:“我觉得人们并没有从事具有影响力的工作。”他说,谷歌在有些事情的快速执行和规模发展方面做得并不够好。
佩奇承认,谷歌搜索广告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和持续的发展,这就像一个吸金机器,他心目中的英雄尼古拉·特斯拉就是缺少这样的机器来支持自己的梦想。现在,他有机会做不同的事情。看到谷歌做一些进取心不足的事情,令他感到担心。
这种沮丧之情在他2009年发表密歇根大学毕业演讲时也能听得出来。他对毕业生讲到了他和妻子几年前在印度的经历。他们访问了一个非常贫穷的村庄,那里污水遍地,而且污水都感染了脊髓灰质炎,与夺走他父亲生命的病一样。
“如果脊髓灰质炎仍然持续,他会非常担忧,尽管我们已经有了疫苗。”佩奇说,“人类即将消灭脊髓灰质炎,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328人感染。我们让这一切来得快一些吧。”
2010年秋天,佩奇在一次产品评估会上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沮丧之情。埃里克·施密特、布林、佩奇,谷歌的顶级高管,以及他们的代表共同出席会议。与平常一样,佩奇安静地坐在那里看手机。一开始,一位高管介绍了一款帮助用户找到恰当的线下购物商店的新产品。
这位高管正在介绍,突然佩奇打断了他。“不,”佩奇直接说,“我们不做它。”
整个房间陷入一片沉静。
“我们要开发的产品,应当是利用科技解决数亿人面临的大问题。”他继续说,“看看Android,看看Gmail,看看谷歌地图,看看谷歌搜索。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要开发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而这并不是。”
佩奇并没有大声说话,他不需要这样做。他所表达的信息已经足够嘹亮和明确。
那年12月,佩奇、布林和施密特坐到一起进行了一次讨论。在2011年1月20日的谷歌电话会议上,施密特宣布他将结束谷歌CEO生涯,这个职位将由拉里·佩奇重新担任。施密特将转任谷歌执行董事长。当天晚些时候,他发了一条Twitter消息:“成人监护再无必要。”
13 重新出山
佩奇带着快速执行的决心重新担任CEO。
首先,他对公司高级管理层进行了重组,亲自负责了公司的大多数重要产品部门,包括YouTube、广告和搜索,并且在每个部门顶层任命一位类似于CEO的经理。佩奇希望复制他和鲁宾在Android取得的成功。
随后,佩奇和谷歌终于对Facebook的威胁做出了回应,推出了自己的社交网络Google+。到第一年夏天为止,谷歌依据统一、连贯的界面重新设计了所有产品。
2012年,佩奇斥资120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这主要是为了收购该公司旗下的大量专利,保护Android不受苹果和其他公司的诉讼困扰。
谷歌进入了硬件领域,推出了Chromebook,这是一款基于谷歌操作系统的超轻薄笔记本电脑,以及用户可以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谷歌眼镜。
到2012年底,谷歌开始在堪萨斯城安装超高速光纤网络,为城市里所有人提供免费的互联网连接,而且速度比宽带快100倍。
这些举措震惊了世界,但没有惊到那些了解佩奇的人。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是一个心怀大梦想的人,而且尽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是,不久之后,那些与佩奇关系最密切的人才发现,远离尘世的这段时间,佩奇发生了多少改变。
2013年2月,谷歌顶级高管们从世界各地来到Carneros Inn,这是一个位于纳帕谷山区的度假圣地,他们来参加谷歌每年一度、为期两天的顶级高管会议。
与会者当中,包括负责谷歌广告业务的苏姗·沃西基(Susan Wojkicki)、负责Android业务的安迪·鲁宾、YouTube部门CEO萨拉·卡曼格尔(Salar Kamangar)、Chrome部门负责人桑达尔·皮采(Sundar Pichai),以及Google+主管维克·贡多特拉(Vic Gundotra)。每位高管都带着自己手下的高级管理者。
会议第一天,所有人聚集到Carneros Inn白色的纳帕大厅听佩奇的演讲。
佩奇用沙哑的声音对与会者说,谷歌的理想非常远大,如果在场的各位不停止相互斗争,那么谷歌永远无法实现这些目标。从现在开始,谷歌将“对斗争实行零容忍”。佩奇承认,这家公司在年轻时曾要求领导者相互竞争,他自己或许是最具侵略性的那个。
但那时候,谷歌的问题是显性问题。例如,谷歌旗下所有产品都要扩大市场份额,从零扩大到有竞争力,再到获胜。现在,谷歌在产品领域领先着世界,面临的问题也成为佩奇所称的n次方问题。谷歌需要以10倍的速度发展,需要创造全新的市场,以尚未想象到的方式解决问题。要解决n次方问题,谷歌高管必须学会合作。
这次演讲令谷歌高管们感到惊讶,尤其是资深的公司高管。过去佩奇和布林把自己不喜欢的每个观点都称为“愚蠢”,甚至是“邪恶”,斗争就是谷歌完成工作的方式。
其中一些人还记得,2001年7月,佩奇当着所有同事的面,侮辱和解雇了多位项目经理。但那一天,Carneros Inn大厅里所有人看着佩奇,他们看到的是一个与在自己宿舍里打造谷歌首台服务器的人截然不同的佩奇。佩奇的头发已经泛白,他的腰围和脸上也呈现出中年人的样子。由于患声带麻痹症,他的声音也变得沙哑。
14 理解每一个需求
2014年3月19日,拉里·佩奇在温哥华TED大会期间接受了采访。他和采访者查理·罗斯(Charlie Rose)坐在台上的高椅上,两人之间有一张桌子。
采访原本是提前准备好台词的。佩奇,他的首席公关高管拉切尔·维特斯通(Rachel Whetstone),以及谷歌首席营销官洛莱尼·图希尔(Lorraine Twohill)提前一天在温哥华酒店的房间里为这次采访做准备。
现在,佩奇和罗斯坐在台上,背后有一面大屏幕,上面是一款拳击视频游戏,一位拳击手把他的对手逼迫到角落里,无情地击打对方。获胜的拳击手由谷歌研发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程序控制。
佩奇向罗斯解释说,这就是谷歌的未来。佩奇指出,谷歌的人工智能能够像人类玩家一样,以同样的清晰度“看到”屏幕上的内容,它可以自己学习如何玩游戏。佩奇说,看看它干得多么漂亮。想象一下,如果这种智能投入到你的工作。
罗斯听得很兴奋,但却有些困惑。台下观众也是如此,他们不知道佩奇在说什么。之前的彩排一点都没有派上用场,但这并不怪维特斯通和图希尔。
在与人打交道方面,自从2001年7月那个尴尬的一天之后,拉里·佩奇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他仍然不擅长在公众面前讲话。所有的内容都涉及到了,但却淹没在大量不完整的句子里。佩奇不是史蒂夫·乔布斯,也不是马克·扎克伯格。因此,公众根本不了解谷歌和拉里·佩奇最近要做什么。
随着佩奇重新执掌谷歌进入第四年,这家公司也处于极佳的状态。股价已经涨到700美元以上,不难想象总有一天谷歌将是一家年营收超过千亿美元的公司。
然而,佩奇认为,谷歌仍然面临着一个存在意义的问题。继搜索之后,谷歌还能否开发出另一项伟大的业务?通过谷歌搜索和Android,佩奇和谷歌可以说创造了两个全世界几十亿人都在使用的科技平台。
但谷歌免费授权Android使用,因此Android对于谷歌业绩的意义仅在于它把谷歌搜索和谷歌搜索广告装进了世界上数千万用户的口袋。在这个意义上,它并不是谷歌的全新业务,仅仅是谷歌主要业务的拓展。谷歌仍然有90%的收入来自广告,其中总收入的70%来自搜索广告。
谷歌面临的一个危险在于,最终--不是今年,也不是这个十年,但不可避免--谷歌会发展得极其巨大,并获取世界上所有企业在广告方面的几乎所有支出。听起来虽然疯狂,但并非遥不可及。谷歌营收已经超过了广告主在杂志和报纸上投放的广告支出的总额。谷歌已经主导了在线广告市场。谷歌搜索已经走出家门继续发展。
对于佩奇而言,这意味着,他现在经常要问自己,未来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创造未来?他产生了很多想法,现在他负责谷歌,可以让工程师们投入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他的梦想。
他从来没有放弃曾经向密歇根大学提出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议,所以现在谷歌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
还有人工智能。除了统治视频游戏,谷歌的人工智能还能够观看YouTube视频,从经验中学习,还会画猫。
谷歌还有一家名叫Calico的子公司,它正在研发老龄化和死亡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谷歌的另外一家子公司名叫Google Fiber,它用比宽带快100倍的互联网连接堪萨斯城的家庭。Google Fiber可能会在不久后扩大到另外九座城市,包括菲尼克斯、夏洛特和波特兰等。
2013年,佩奇把安迪·鲁宾从Android主管位置挪开,问他是否愿意开发机器人。佩奇幻想着这样一个世界,机器人可以完成很多工作,包括照顾老人,把杂物和家庭生活用品装到无人驾驶汽车上,等等。2013年底,谷歌收购了一家名叫Boston Dynamics的公司,后者可以生产仿人类和仿动物机器人,其中一些可以投入军事使用。
同样是在2013年,佩奇与前苹果高管托尼·法德尔(Tony Fadell)见面,这个家伙曾经设计过iPod播放器。佩奇说服他将自己新成立的公司Nest以3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谷歌。Nest可以生产连接互联网的恒温器。就在这个月,谷歌又收购了一家公司Titan Aerospace,它可以生产无人机。
在谷歌,他们将最大胆的想法称为登月。这种想法很多,包括用热汽球为世界落后地区提供互联网服务,以及生产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表。
佩奇承认,大量想法的多样性令公司的一些投资者感到担忧。他们担心谷歌能否保持专注?或者谷歌会不会像过去的大量科技巨头一样,把战线拉得太长,追求过多的狂野梦想?确实,有谁需要一台能够在视频游戏里击败人类的计算机?
佩奇对这些担忧的回答分为两个方面。首先,他坚信谷歌完成登月式的项目比从事普通研究更容易。他的逻辑是:这方面竞争更少。另外,最优秀的人才愿意为谷歌工作,因为最优秀的人才希望从事最有野心的项目。
其次,佩奇认为,所有这些项目都能够为世界带来更好的搜索。
这些年来,佩奇一直在给谷歌搜索总结一个宽泛的定义。
2012年,他对一名记者说,“完美的搜索引擎应当理解你的任何需求,它可以深入理解世界上的一切,并给你提供你所需的一切。”
在2013年一次谷歌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时,佩奇表示,长远来看,他希望谷歌的软件能够“理解你哪方面知识丰富,哪方面知识缺乏,以及如何构建世界,以便解决重要问题”。
所以,在佩奇看来,如果你回到家感觉有些冷,你的谷歌手表将会进行搜索,进而理解这种感觉。搜索结果就是打开基于谷歌软件的恒温器进行加热升温。
与此类似,如果你的牛奶喝完了,家里基于谷歌软件的电冰箱就会通知同样基于谷歌软件的无人驾驶汽车,带着谷歌机器人到附近的商店买一些牛奶回来(当然,用的是谷歌钱包进行支付),这都是搜索的功能。
理解谷歌登月项目的关键在于理解佩奇对“完美搜索”的观点,他认为只有与你互动的一切产品都相互兼容,才能实现完美搜索。例如,谷歌当前最先进的搜索产品Google Now能够做很多事情。如果Android用户要赶飞机,Google Now就会发出提醒,告诉用户该出发了。但这需要读取Android用户的收件箱、谷歌地图、谷歌航班搜索、谷歌日程,当然还有用户的智能手机。
所以,尽管谷歌进入汽车、恒温器、机器人、电视等看似杂乱无章的领域,但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佩奇理想的世界,是我们触及的一切都能够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机连接和理解,这种计算机还能总结我们的活动规律,预测我们的需求,甚至比我们自己还要早知道。佩奇曾多次说,总有一天,这种人工智能将与大脑直接相连,或许可以通过移植来实现。
如果佩奇的表达更清楚,其中一些想法会令人们害怕。毕竟,他每年都会把数十亿美元投入到快速实现这些梦想的努力中。他曾多次表示,谷歌应当聘请100万名工程师。谷歌有这么多资金,这并非不可能。
佩奇希望创造出普遍连接的人工智能,并理解和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并不针对人类,对于世界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从内心来讲,佩奇是一个热情的乌托邦主义者,他坚信科技已经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将继续改善。
在2013年谷歌大会的问答环节,佩奇对与会者说,未来人们回顾今天的生活,就像我们回顾老祖宗每天用大量的时间来打猎和农耕一样,感觉非常“疯狂”。
2014年,佩奇的生活,与他12岁时所看的尼古拉·特斯拉传记中的晚年生活截然不同。他并没有生活在贫穷与漠视中,年仅41岁的佩奇,将在他的后半生投入数十亿美元和无数的时间,完成他最狂野的梦想。
“你所想象到的任何事都有可能是可行的,”佩奇在2012年对谷歌投资者说,“你只需要想象,然后为此努力。”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