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码字的时候,豪哥提出说买单侠的案例一直讲一直讲引不起读者兴趣。
因此,今天第一个议题是,一件事要怎么复盘比较好?
01 如何定义复盘
其实这件事我没想过。
我内心的标准是,如果你的前同事对你有意见,那必须得梳理到,他们认可为止。
因为我对这件事情的定义是这样的。
我并没有任何的意图。让同事或者公司难堪,但是,对于低信息交流的工作环境(就是工作环境交流都话里有话的),通常都很难以理解到同事们的想法。
笔者内心做出的判断是,同事已经充分理解并且能充分表达他们的想法。
而且,互联网公司相对管理比较扁平,这样想也很正常,效率是硬道理。
这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跨时间复盘,如果一段经历你的同事和你的评价是有出入的,那就复盘到大家达成共识。正常情况,这些工作应该是在会议上达成的。
相互沟通才称得上工作,或者说,参与工作的所有人都能达成共识。
展开一下解释为什么要达成共识,因为这是公司。公司里面任何人认为可以通过不沟通能对事情产生判断的话,要么这件事情对公司不重要,要么这家公司做事情的风格就是很主观的。
这个叫做复盘。
这个 part 结束之前,我引用得到的听书框架的一部分(《复盘高手》解读裴鹏程)。
提升执行力的四个建议:把第一件事做好;清楚做这件事的价值;设定明确奖惩机制;不折不扣的执行任务。
02 你认为可以哭的事情,别人也这么认为吗?
笔者以前在柜面遇到一个收银员,这个人把零钱包在 Bill 里面,我收钱的时候,没看到 Coin。然后吧,那女孩子就暴怒,嚷得整个营业网点注意力全部都聚焦到我这里,我当时傻眼了 —— 居然还有这样的人。
然后我就差点哭出来,就是眼眶会发热,然后我就意识到:当你穿着制服的时候,你的角色就是不能哭的。就这么简单,这个才叫工作。
然后,我做了一些其他事情。例如,重新清点钱款、验证钱币真伪之类的,你能想到的任何事。然后我心情就恢复啦。
继续微笑服务 —— 这个也是我们的要求。
后来我阅读到某些银行员工在微信公众号上面写了一些关于在网点大哭的事情,结果阅读量又高、转载量又高,我居然有同事还在分享评论说,自己也在网点大哭。
这让我想到吴军说过一个车主,被坑了之后直接在 4S 店大哭的事情,忽然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银行柜员的地位不被认可,至少是从业者都怨声载道的事情。
然而,他们可能忽略掉的事情是,从其他行业及公司的人看来,他们已经跻身入多福利、压力小的工作,压力小来自于不会失业。
因此,某些人认为可以哭、可以博同情的事情,对另一些人来讲,可能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如果说上述网点的这个事件,对我后来的影响,就是懂得尊重基础工作者。
03 妙妙喵的工作经历的启发
2019年时候,除了刷题,主要是刷数学,其次就是兼职。
妙妙喵垃圾分类,是一个教小朋友怎么分类 waste 的亲子活动。
Walden郁宏翔 以前在我们的 Workshop 讲过一个案例,号称但凡能做好幼儿园班主任的人,都是很好的 CEO。
后来吧,我就觉得挺有道理的。
我的职责是,管理少儿阅读区,以及拿出主办方准备的玩具,让小朋友有个玩的地方。
说几个案例。
A. 你能看到的 Type A 小学的时候,就学会了不和他们不类似的人多啰嗦
那些小朋友很懂礼貌,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聪慧、得体,他们只和与他们类似的人玩在一块,相互聊天、从来不打闹,对于周围的玩具也不感兴趣(可能见怪不怪)。
这种诧异感来自于,居然有小孩子在小学时候就显示出“商界精英”的感觉。
B. 有的小朋友只搞破坏及相互打闹,不干任何有建设性的工作
这类小孩子吧,大概是肾上腺素爆棚,跑到所有小孩子面前,把其他小朋友完成的结果全部都毁掉,其他小朋友傻眼啦,以为这个小朋友要自己搭建一些新的东西。
结果呢,这小朋友和别人打闹去了……
后来,笔者意识到,其实社会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对不对?
C. 极强的领导力,懂得分配任务、乐观、淡定
用“极强”这个词说明领导力是很突出的了。
这些同学通常都是自己在那里搭积木,半途中有些人自动加入 —— 领导力的一种。
这个小朋友对于怎么分配任务,有一种天然的“神感”。这意思就是,也没人教,但他就是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让这个自己加入的小朋友帮忙的。
如果一不小心不如自己预期,例如,没有预算好空间(搭积木搭到桌子外面)这类事情发生的时候。
他们就开始笑 —— 对于预期外事情乐观面,有的时候,是相当关键的。
D. 宠坏的、见识有限的同学,一遇到状况外就发脾气
为什么说宠坏呢?
这个小朋友很有意思,他和他的家长往公共的桌子上放了一些玩具。
特点一,一遇到不如预期的事情,例如,玩具拼到一半不知道怎么拼的时候,一定会发脾气。
具体表现在,有资源放在面前的时候不会用。例如,小朋友搭的是高架桥,这个小孩子理解不了桥面、桥墩的作用(可能很少外出)。
还表现在,有些资源不在眼前的时候,不会主动寻找。例如,很多小孩子属于满场跑的,无论眼前有没有资源,都会往其他地方找资源。但是上述小朋友属于,眼前没有的资源的时候,不会跑到其他地方找资源的。可能他在等他妈妈或者其他家长,告诉他,或者送到面前。
这个时候,有人提示资源该如何使用,或者空降一些资源给到他们。他们脾气就没了。
特点二,很多家长会教育小孩说,你发脾气是不对的。但是那个家长就是在一旁看着,不做任何干预。
因此,笔者做出一个论断,这类家长和小孩,以为他们的玩具对其他小孩子是有用的。
但事实是,大家都玩主办方提供的玩具,没有任何一个小朋友,玩他们提供的玩具。
E. 头脑主导的小朋友,和荷尔蒙主导的小朋友,是如何交流的
有个小朋友一看就是学习成绩很好、很儒雅的类型,姑且称为儒雅哥。
另一个小朋友就是,什么事情都要抢的、荷尔蒙比较充足的,姑且称为马斯哥。
这两类小朋友是怎么沟通的呢?
事件是这样的,马斯哥起先抢了儒雅哥的玩具。
儒雅哥开始哭,和老妈告状。
老妈就开始开始安慰,你要让着别人云云。
笔者建议,人要懂得分享。
于是,儒雅哥的妈妈就说,要不你用自己的玩具去换。
于是,交换成功。
马斯哥觉得那个玩具很有意思,但是玩不来。
儒雅哥轻佻地来了一句“哟” —— 终于翻盘啦!
这样的沟通还是可以达成的,因为儒雅哥玩到了玩具,马斯哥见识到了新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