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写作有利于自己更好地 Behave
先写一个人物,拉加德。我看这本人物传记的时候自己还在创业公司奋斗,其中夹杂处理家务事,以及一些情感上的意料之外。这种感觉是,才华与能力不足以聊感情,而该聊感情的地方聊利益。这个评价,过多少年都是一样的,这是我决定一个人闯荡的最根本原因。
最主要,我真的很相信身边一群小伙伴(他们经过统一的、严格的训练,拥有相对一致的价值观),我认为大家得理解这样一件事情,人类的闪光点,不会因为和谁有血亲关系而变得更加闪光,处理不好的话,可能会有反效果。但是,闪光点一定因为你的坚持,你的不断思考,而变得更加闪光。这也是处理创业这种始终看不到结果的日子,非常有用的抓手。
拉加德在面对家庭成员变故的时候,也是需要工作和朋友支撑的 —— 人都是一样的。
另外,杨澜的《提问》里,让拉加德对女性说一句话,拉加德简单地回答道:姑娘,你做得到。
—— 仅此献给所有在创业路上奋斗的女企业家
另一个人物,ZoomIn 的创始人,Huini。
上次在票圈了解到 ZoomIn 总部从上海搬回了深圳,空间变得更大了!
记得 Huini 刚创业那会在日记里写了写作的好处,可以减少巴拉巴拉的冲动,姑且这么描述吧。
和 Huini 认识那会儿还有个故事,就是当时他们欢送纽约时报的一位同事的时候,就是“哟!你终于走了!” —— 就是那种,终于走了,太好了!那种夹道欢送的感觉。这种细微的传情达意的感觉,得学。
02 生活得规律,一不小心不规律,就得原谅自己!
老生常谈了对不对?
那我就说点,怎么原谅自己?是直接弃疗放肆逛街买买买吗?当然不是。
首先你要梳理自己的快乐来自于哪里。例如,我自己的 TO-DO-LIST 没完成我就是不爽,那么我的快乐至少不来自于买买买。
其次,在自己很有冲动分心干其他事情,并且还干了一些无关事情的时候,怎么原谅自己? —— 加长工作时间,把任务完成啊!
完成任务,你自然就原谅自己了,也不会觉得懊悔。
下一次你还想玩的时候,就想想,上一次没忍住的时候,就得加班了,这次我还想加班吗?然后就有自控能力了呀!
鉴于昨天的任务一不小心拖延了10个小时,如果所有任务都这么干,没效率是必然的。
因此,Jingyi 梳理出以下几个点:
- 过一段时间 review 自己的目标,这个时间间隔大约为2个小时
- Review 目标的时候,要回顾 APM( Action Per Minute)是否充分
- 写代码、或者逻辑相关的工作,尽量使环境简洁 —— 环境过于复杂的时候,脑子速度就会变慢
03 脑袋中忽然想起一些想法,和任务无关,但是很重要,怎么办?
目前我采取的方式,就是梳理一遍,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工作。
这里注意是很重要的事,例如“目前的工作方向是否正确?”、“我是否知道自己在干嘛?”之类的问题。此前分享过哈佛+今日资本背景的女孩子曾分享过,有想法直接写在纸上。自觉这类想法,可能是某个 Idea 或者是一些其他事情,就是不受干扰,继续手上的工作。
然而,如果脑子里想到的问题,涉及“我正在做的工作是否有意义、是否正确”,这种情况大概率是工作比较困难。因此,我采取的措施就是,停顿,然后给自己打气。
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大脑所有资源会产生恐慌,所以必须拿来思考一些诸如“我的方向对不对?我是不是原来的工作没做好就很轻易换方向?”,有的时候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共同点是都让你恐慌的。另一种是“我是不是干同一件事干得太久了,才思路打不开?”——神奇吧!这就是人类,两个完完全全相反的观点,可以同时让我焦虑!!!
这是如何做到的?居然两种观点都能产生焦虑!
于是……我定下规定。
04 善用 NOT-TO-DO-LIST
这个规定就是:
对于自己脑子里突然想到的想法,无论多么简单,一定要用笔记在 NOT-TO-DO-LIST。
任务结束之后,酌情筛选一波列到 TO-DO-LIST。换言之,针对自己基础能力尚未过关、并且没有突破自己加强与人交流的,一定要假设自己的是错的,想到的 Idea 都是不靠谱的。
05 别动不动就通宵,先保证自己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任务
2023年农历大年初三,由于初一和初三两天都没有做到按时早起,特别是初三,比预定时间晚起了4个小时,很糟糕。
人都是有补偿心理的,如何来满足内心的补偿心理呢?
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做计划!一定要规定自己在短时间内立刻将任务完成,完成了再去做其他无关的、更加次要的事情。 —— BTW,这些方法我自己没试过。但是以下方法必然是不可行的。
笔者采取什么行动呢?晚起之后,补偿心理发作,第一反应就是:通宵!
What?好好的也没什么紧急事情,居然动不动就通宵?身体干坏了不是更损?
最糟糕的事情,因为1月24日中午就决定了通宵,结果下午一开始效率还在线,但是神经紧绷没能一直坚持,松懈了自己没意识,结果下午浪费了近4个小时的时间,合辙大年初三一整天浪费8个小时,整个体验就是,一天没干啥事!
上述复盘还是有意识的, What if 这就是我工作日的一天呢?是不是效率就很低下?
1月25日上午5点,将前一天计划的工作完成,比计划晚了10个小时。除了使用科学的方法,不断督促自己朝着目标前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别时不时通宵,即便非要通宵,也要在结束工作之前2小时做决定。换言之,实在做不完工作了,再通宵!
仅此献给新年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的人们。
06 拖延,是不是工作计划颗粒度不够细致?
如果一件工作完成得效率不如预期,大概率是因为计划过于宏观和粗糙,想得不够全面,以至于着手干的时候开始发怔。
一旦发现 APM(Action Per Minute,1月24日 review 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构造了一个 AMP …… 写作的时候完全没发现)变慢,或者有一种“为什么我犹如在水中工作一样”,就要警戒短期目标是不是太过于宏观,使得大脑无法处理而直接宕机了。
这个时候可以采取的方法:
第一,梳理一些关键要素,也是很宏观的,但是可以略微梳理几个;
第二,基于第一点想到的任何简单的任务直接动手做,看结果,看进一步的灵感。
07 承认吧!你的好运,就是全世界都“反对”你
引用五月天的歌“能有几次和世界决战”
坦率地说,妹子被反对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恐慌。
然而,人有几次机会来展现自己的勇敢、果决,以及能力呢?
现在使用的很多“原则”,都是本科阶段在人人网上面看的热文。都放在音频里了,大约 2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