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绪价值:承认吧,被害妄想症
社会有一种“情绪价值”,当人们认为自己被 misinform 的时候,是会情绪很大的,这个时候应该找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
承认吧,有些人就是被害妄想症。被害妄想症的对立面是“空杯心态”,笔者自己想到的是,环境的标准对吗?双方对话的时候,有没有造作的部分?
笔者以前读奴隶社会的文章,对于“不端不装,有趣有梦”还是挺买账的。装这件事吧,没啥 Premium。如果你不当面表达,背后捅个刀子,那是通过不合适的手段,陷所有人于不义,为自己谋取利益。
为啥要写出来呢?因为这些笔者都经历过,就算分享经验吧。
02 收乐财注重“优秀”,但衡量标准未必是学校
我自己原来参加过同盾的面试,有浙大也有杭师的,大家一起竞争高薪岗位,笔者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这个社会要尊重人的不同阶段,并非所有人在18岁那个阶段可以将自己发挥到最好。
然而,我们不会降低标准。
只有成就不高的向成就高的学习,反之不行。
03 当你自己鄙视自己的时候,别人的善意,都会变成恶意
第一,明确自己尊重和珍惜的是什么,克服内心的恐慌、外部的压力,达到该目标;
第二,如果有人采取看不上的态度,让他们去。
04 如何对待“状态低迷”
以后部署(任何事情)遇到困难,先不否定自己,先找 reference,至少 20 个,找到 reference 之后,再判断。
判断规则:对事不对人。
针对事判断:针对方式方法。使用的句型,类似于“这件事,我是怎么干的,才导致没干成?”。
做到第一、第二步的时候,就得回答,“我得怎么修正方式,才能将事情落实到位”。
这些出自于《沟通的方法》,介绍了很多思考问题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