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章

中方是否逮捕了凯盛融英员工?外交部回应
- 2023 -
05/10
08:28
零号员工
发表时间:2023.05.10     作者:新京报     来源:搜狐网     阅读:123

新京报讯 5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记者提问:昨晚总台央视详细报道了中方针对凯盛融英的调查。中方是否逮捕了凯盛融英的员工?类似的突击检查和调查还针对哪些企业?

汪文斌:近期,中国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对相关企业进行公开执法,这是依据中国法律开展的正常执法行为,旨在促进有关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2022年2月19日,凯盛融英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apvision Partners (Shanghai) Corporation Limited(以下简称“凯盛融英”)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继其于2021年8月11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

凯盛融英,成立于2008年,是中国领先的行业专家知识信息服务供货商,专家的网络及客户群遍布全球。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北京、苏州、深圳、香港及纽约市设立分支机构。

截至2021年9月30日,凯盛融英的专家成员约39.5万名。来自行业专家包括企业高管、商业领袖及其他行业资深人士,以及学界精英及战略分析人士。我们的专家网络成员覆盖广泛的行业,包括商贸零售、医疗健康、TMT、咨询服务、汽车及金融等。这些专家在其专业领域具备娴熟的技能且资历深厚,可以为客户提供意见( 瑞恩资本,2022 )。

据燃财经报道,凯盛融英曾在早期的专家访谈环节,协助过一些机构的做空调查,开展此类业务风险不可谓不大,2019年修法后的《证券法》,虽然否定了做空报告的生存空间,但如凯盛融英这类在金融市场内掌握大量内幕信息的公司,依然是监管单位警惕的对象。

凯盛融英搭建起由40万名专家构筑的“护城河”,专家访谈也存在大量的真实需求,但能否长期有效保持专家的高质量,为客户提供高水准服务,也是个难题。一些社交平台上,就存在“凯盛融英专家质量参差不齐、只是价格较国外平台便宜”等类似评论。

2018年,凯盛融英与长城证券签订《行业专家顾问使用服务协议》,但长城证券并未支付后续的2559万元费用,原因是长城证券认为凯盛融英并未按约定提供了相关服务,服务效果出现了偏差。虽然最后法院判决长征证券向凯盛融英支付相关费用和违约金,但显而易见,此类情况将对凯盛融英在行业内的声誉造成重大影响,会令潜在客户对于凯盛融英的专业资质问题,存在担忧( 36氪的朋友们,2022 )。



原文链接

长按/扫码,有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TOP 5 精选
回到顶部   回上一级
写文章

最新资讯




直播笔记


热点话题


精品论文


有你的鼓励
ShoelessCai 将更努力





文档免费。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