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 Door Dash 业务,因此也梳理一些财务口径差异。
类型 |
具体问题 |
中国准则 |
美国准则(USGAAP) |
ShoelessCai评注 |
固定资产 | 折旧方法调整 | 不调整以前年度,只适用未来年度 | 追溯以前年度调整 | 1.美国会计准则,可以使得公司计价方法更符合实际。公司发展过程中,不一定会思考清楚,很多科目走向的具体用意。
2.例如,Jobs当时二度入苹果,和董事会聊股权的时候,采取的是追溯调整,因为纠结股份比例的问题,SEC进行调研,最终以“Jobs 最终未获益”为由,没有对苹果进行进一步 调查 |
固定资产 | 大修理支出 | 符合条件的可以计入固定资产,以后再折旧,否则直接进入当期损益(相当于费用化) | 全都可以计入资产(资本化) | 1. 美国做法比较好理解;2.中国做法,比较好“合理避税”,税收更加灵活; |
无形资产 | 研发费用 | 研究阶段计入当期费用,开发阶段可以转为无形资产 | 通常,研究和开发阶段全部费用化 | 报表对于知识产权的显示,中国准则更加明显。美国准则是看不出公司在干嘛的,全凭公司自己对外宣称,例如,SAS宣称每年1/3利润用于研发 |
存货 | 存货成本确认方法 | 不可用后进先出法 | 可用后进先出法 | 比较赞同美国计量方式。美国准则倾向于,处理存货 |
存货 | 存货跌价转回 | 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 | 不可转回 | 比较赞同美国计量方式 |
收入 | 关于折扣的处理 | 商业折扣(比如8折卖)、销售折让(因为货质量不好,人家收到货之后协商)作为收入减项,而现金折扣(为了回款快一点,答应说10天内回款就打98折)作为财务费用 | 商业这块、现金折扣、销售折让都作为收入的减项 | 这种差异,意味着中国将“议价能力”单独剥离。美国从收入看你议价能力、创新能力,各种综合要素,其实比较直接简单的计量方式 |
企业合并 | 企业合并 | 区分 | 不区分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 |
企业合并 | 企业合并计价依据 | 同一控制下按账面价值,非同一控制下按公允价值(购买法) | 均按公允价值 | 剥离名义交易 |
企业合并 | 子公司财务计量 | 控股公司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成本计价法,而合营公司等采用权益法 | 通常使用权益法 | |
股份支付 | 期权的处理 | 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和最佳估计数量确认费用 | 在条件达成日的公允价值和最佳估计数量确认费用 | |
财务报表列报 | 科目 | 规定要列报的科目 | 不固定 | |
来自知乎,本站作了评注,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获取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