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章

新零售学习 | 前置仓如何布置?
- 2024 -
05/13
04:54
零号员工
发表时间:2024.05.13     作者:Jingyi     来源:ShoelessCai     阅读:347

最近跑零售单子的时候,忽然想到一些 Idea,今天来把想法实践一些。

主要是介绍零售商店前置仓,怎么布置,走位怎么走。不过,针对很多特许经营店的前置仓至少以区域为单位,物流的方面,本篇会略微提及,但不是重点。

01 千亿市场生鲜,四分之三的线下

生鲜市场规模略呈现指数型,但是不明显,至少知道是增量也是在增长的。



然而,前置仓其实远不止生鲜行业。我们所熟知的零售商店,更是对于前置仓有着各种深入的研究和重度的依赖。依据数据,未来零售行业的线上线下比例,收敛于 1:3。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论文库

02 前置仓布局如何优化?

生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采购、运输、包装、储存、 配送等等环节。每日优鲜需要建立高效可靠的供应链网络,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 质量,并及时满足用户需求。同时,需要管理食品安全和冷链等特殊要求,确保 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采取科学的保鲜和包装措施,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 体系,以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生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最核心的环节是仓储,文章以每日优鲜上海某物流区 的仓库为研究对象,此仓库是区域地方布局集储存、分拣、配送于一体的生鲜仓 储点,其仓库的作业效率决定着上下游衔接是否高效,想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生鲜 市场上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生鲜仓储整体效率,才能具备有力的竞争条件。

每日优鲜的仓储布局以 “前置仓+中央仓” 的模式为主,前置仓主要分布在城市 核心区域,用户下单后 30 分钟至 2 小时内,提供快速配送服务。前置仓一般为小 型仓库,满足“半小时达”的配送需求。中央仓位于城市边缘或物流园区,负责统一 采购、加工、分拣、包装和批发业务,通过中央仓与各个前置仓的协同,来保证 生鲜商品的快速周转和货源供应。“前置仓+中央仓”的模式在生鲜电商行业中具有 重要意义,在提高配送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起关键作用。每日优鲜通过该模式, 实现了高效的生鲜配送服务。

中央仓主要负责统一采购、加工、分拣、包装和批发业务。中央仓的面积较 大,一般在 2 万至 5 万平方米 之间。每日优鲜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了若干中央仓, 以保证生鲜商品的快速周转和货源供应,中央仓配送 范围可覆盖半径 100 公里以 内 的前置仓。

前置仓是一种相对较小的仓库,位于城市核心区域,以满足消费者 对快速配送的需求。每日优鲜在各个城市设立了多个前置仓,覆盖主要的居民区 和商圈,前置仓的面积一般约2000-5000平方米,主要用于满足当地消费者的日常(方嘉明,2023)。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试图找到品类分布。其实,按照黄碧云老师的创业课程,前置仓放置的原则是,重物放置在最内、最底,主要以物理性质考虑,不容易压坏其他存货,在分拣或者搬运过程中也会更加有效率。那么,除了重物放置,还有什么能提升前置仓效率的呢?

从前置仓布置考虑,以每日优鲜为例,其门店前置仓如图。



建模之后如图,主要显示各个区域面积。



相互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用线的粗细表示。





依据上述模型,我们自己作出笔记如图所示。



原来的布局优化。



实际布局示意图。



按照上述流程梳理出前置仓的布局,有以下好处。

一是识别您在前置仓经常活动的区域。二是各个区域之间的紧密程度,以及线路长度可以识别,区域内作业时间可以评估。三是熟悉路线。

其他仓库布局参考,以及货架方面的部分优化。



我们针对相应的作业,规划了入库暂存区、拣货区、堆叠区、出库暂存区、异常商品区和工作区六个大的区域。同时在拣货区内,我们针对货物的种类进行了区分,分为常温区、冷藏区和冷冻区。

通过对仓库内作业时长进行分析,X公司的主要仓库内作业是拣货出库,整体占比约 70%,剩下的 15% 是收货,10% 上架,还有 5% 是其它检查类型的工作。所以我们 缩小了对应的入库暂存区;同时由于前置仓大多商品动销都很快,所以我们也缩小了 堆叠区域的安排,将大多数的商品都直接摆放在货架上。江泽洲(华东师范大学,2023)也是得出同样的结论,减少堆叠、办公区域,增加仓库的物理空间的使用,尽量将经常通信的区域归集到一块。

在动线设计上,我们采用了 T 型设计,将收货暂存区和拣货区靠近仓库门口,剩余的区域作为存储区域。同时我们将办公区也尽量靠近门口,因为需要和配送员进行沟通。针对货架的摆放,我们将货架分隔成了两列,中间留有过道,这样可以将降低货架深度,相比一条过道在货架区边上而言,提高了高频商品和拣货人员的接触面积,有效地减少了仓库内作业人员的移动距离。

在之前现场调研的时候我们发现,在订单完成拣货之后,仓库内作业人员会将订单随意放在门口的发货区域。但是当订单较多的时候,非常不方便配送人员区分对应的订单,也容易产生拿错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发货区域摆放了一个货架,区分多个格子,在拣货完成之后,会将订单摆放在对应的格子里,以便区分不同订单,避免配送人员拿错订单的情况。

同时我们将辅助设备区设计整合进了办公区域,在办公区域后方安排了一个小型货架,堆放一些常用的辅助工具、打包袋等,方便作业人员操作。

在订单下发到仓库后,仓库内的打印机会自动打印出拣货单,随后作业人员会通过办公区前往拣货区通道,拣货后将到达发货暂存区进行打包操作,打包后将存放在发货暂存区的货架上。同时在入库商品到达仓库之后,会先堆放在入库区域,随后会进行验收,在验收完成后,会摆放在对应的货架上。



货位管理一般涉及到几个流程:

第一是进行货位设计和划分,要求是货位需要划分清晰,同时货位上的货位标识需要明确、清晰;

第二是在商品入库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上架的货位,上架完成后也应该在系统中及时更新对应的信息,保证账实相符;

第三是在商品出库的环节中,需要根据拣货单上的提示按指定的货位进行拣货,不可以随意拣货,否则容易导致拣货错误或账实不符;

第四是在日常货位信息维护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商品需要在仓库内进行货位的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和转移结束之后,我们仍然要求需要及时更新系统内货位的对应关系,做到系统账面和线下实际的商品位置信息、库存数量信息准确、一致。

同时在设计货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原先的货架并不能很好地达到我们尽可能利用空间的目的,因为原先的货架每一层都是等高的,但是由于我们通常会将体积较大的货物放在下层,体积较小的货物放在中间和上层,所以等高的货架会导致下层空间有时候会放不下大型的商品,而中层的空间针对小型的商品摆放又绰绰有余,空间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基于总高度 2米的货架,原来 X公司将货架等分为 5 层,每层高度约 30 厘米。在新的方案中我们在中层的货架间又增加了一块层板,新增一层摆放区域,通过这样的优化提高了我们单个货架可以设置的货位数量,同时也就增加了货架可以容纳的商品种类数,这对于商品种类数较多的零售前置仓库很重要(江泽洲,2021)。

03 分批策略

针对一些零售小店,我们对于进出货进行最简单的建模:到货 - 收货 - 拆包 - 分拣 - [冷藏, 储存, 生鲜] - 出货。



国外学者 Tompking 的研究结果证实,拣货作业中步行时间的占比约为 1/2, 所以如果缩短拣选商品时的步行距离相信能显著有利于总拣选时间的减少。



这意味着,优化行走路线,至少可以提升一半作业时间的效率。

依据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詹婕的结论,提升分批效率,有以下方式。

第一,总合计量策略。这样的分批方式通常适用于订单提前期较长的客户,拣货系统可以提前几 个小时收集订单需求,然后进行综合计量、分批拣选等工作,拣货完成后再对按 订单情况进行商品合流,最终将商品打包后安排配送至用户手中。

第二,时窗分批测量。分批次数 = 总作业时间 / 时间窗口。

这个策略更多是在紧急订单较多的场景中运用,因此时窗不能设定的太长, 通常是五到十分钟之间。此外,拣选系统进行分批预处理的时长也要能够尽量缩 短。一般情况下,我们将这个策略应用在期望送达时间分布相对平均并且短暂的 场景中,并且单个订单里包含的品项类别和商品数量都相对较小。

这里还细分两种时间窗口。一是静态时窗分批,我们假设窗口 W。二是动态时窗分批。顾名思义,窗口 随着时间 t 变动,记为 W(t)。

第三,固定订单分离。分批次数 = 订单总数 / 固定量。通常使用先到先处理方法处理。

第四,智能型分批。

当门店前置仓面积较大、仓内存储的品项较多时,应选取有更高技巧性的智 能型分批方式,此方式需要有计算机系统辅助完成。计算机系统会按要求进行订 单汇总处理,以此达到缩短订单拣货中步行距离的目标。但只有当前置仓内的商 品和存储位置、储位编码已一一对应且录入计算机系统中,才能使用智能型分批 策略(詹婕,2020)。

04 优化仓内行走路线,提升效率

拣选实践中,提升拣选效率的策略通常包括以下两类,其一,自动化设备添 加;其二,拣选策略优化。

第一,S 型穿越。



第二,返回策略。



第三,中点折返。



第四,最大间隙。



针对“前置仓+中央仓”模式,还要考虑线路问题,这并非本文重点,因此直接引用杨雨蕾(西南交通大学,2022)毕业论文的结论。在选址可以参考的模式,主要原则是,尽量包括更加多的前置仓。



其他关乎仓储、品类的信息。附有对应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方嘉明(2023),基于 EIO-ABC-SLP 方法的每日优先仓储布局优化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23

[2] 詹婕(2020),超市前置仓拣货策略优化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2020

[3] 杨雨蕾(2022),动态需求下的医药物流网络布局问题研究[M], 西南交通大学,2022

[4] 江泽洲(2021),X 公司新零售前置仓储管理优化方案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2021



原文链接

长按/扫码,有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TOP 5 精选
回到顶部   回上一级
写文章

最新资讯




直播笔记


热点话题


精品论文


有你的鼓励
ShoelessCai 将更努力





文档免费。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