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基乙胺/苯乙胺(C8H11N)
可参考关联选项:爱情、多巴胺、巧克力、抗抑郁药
可解释的现象:激情、欲望、移情别恋
苯乙胺(英语:phenethylamine或PEA),或称β-苯乙胺、2-苯乙胺,是一种生物碱与单胺类神经递质。苯乙胺有一个结构异构体,即α-苯乙胺或称1-苯乙胺,α-苯乙胺有两个立体异构体:(R)-(+)-1-苯乙胺与(S)-(-)-1-苯乙胺。在人脑中,2-苯乙胺有神经调节物质、神经递质的作用,本身也是痕量胺。苯乙胺是自然化合物,由氨基酸苯丙氨酸借由酶的脱羧作用的方式生化合成。它也可以在很多食物中找到,如巧克力,特别是在微生物发酵之后。一般都认为来自食物的苯乙胺有足够的用量会产生精神上的作用。然而,它很快就被酵素单胺氧化酶所新陈代谢,防止其有效地集中到达脑部。
替代性苯乙胺是一类功能广泛,结构多样的化合物,包括神经递质、激素、兴奋剂、迷幻药、同感剂、降食欲剂(Anorectic)、支气管扩张药(Bronchodilator)与抗抑郁药等。
性质
苯乙胺是一种芳香胺,在室温时是无色液体。它可以溶于水、乙醇与乙醚之中。与其他低分子量的胺类相似,它闻起来有鱼腥味。在暴露于空气的状况下,它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相应的固态碳酸盐。苯乙胺是很强的盐基,可以形成稳定的盐酸盐结晶,该盐的熔点为217°C。苯乙胺也是皮肤刺激剂与可能的感光剂。
神经化学
苯乙胺的注入会提升细胞外液中多巴胺的水准,同时抑制多巴胺神经活化(neuron firing)。它也能调整正肾上腺素传导(noradrenergic transmission)。它与γ-氨基丁酸相互对抗。
低细胞外水平时常时会出现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与忧郁症,而水平过高时则会出现精神分裂症。这个现象和过低的多巴胺会引起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与忧郁症,而过高的多巴胺会引起精神分裂症的状况相关。
爱情的巧克力理论
1980年代早期,研究者同时也是1983年畅销书籍《爱的化学》(The Chemistry of Love)的作者迈克尔·莱柏温兹(Michael Liebowitz)对记者谈论到“巧克力含有苯乙胺”。这后来成为《纽约时报》文章的焦点,并且让电报服务者产生兴趣,后来更引起许多杂志自由工作者的兴趣,并发展至今日知名的“爱情的巧克力理论”(chocolate theory of love)。然而,如之前所提的,苯乙胺会很快地被单胺氧化酶所新陈代谢,防止其有效地集中到达脑部,因此并不能贡献显而易见的精神方面的效果。
苯乙胺类化合物
苯乙胺可以在苯环、侧链与氨基上被其他基团取代:
安非他命类化合物是苯乙胺的同系物,在氨基的α位被甲基(α-CH3)取代。儿茶酚胺是苯环3,4位被羟基取代的苯乙胺。这样的例子有荷尔蒙与神经递质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芳香性氨基酸苯丙氨酸与酪氨酸是在α位带有羧基(-COOH)。2C类化合物是苯环2,5-位被甲氧基取代的苯乙胺,并且α位没有甲基取代。
药理学
基于这些化合物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相似性,许多取代苯乙胺类在药理学上是可以当作药物使用的:
兴奋剂,如植物生物碱麻黄碱(Ephedrine)和卡西酮(Cathinone)与合成药物右旋苯异丙胺(Dextroamphetamine)和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迷幻剂,如植物生物碱三甲氧苯乙胺与合成药物2C-B。同感剂,如摇头丸与替苯丙胺(Tenamfetamine,MDA)。降食欲剂(Anorectic),如芬他命(Phentermine)、芬氟拉明(氟苯丙胺,Fenfluramine)与苯丙胺。支气管扩张药,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与麻黄碱(Ephedrine)。抗抑郁药,如速悦(Venlafaxine)、安非他酮(Bupropion)以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苯乙肼(Phenelzine)和反环丙胺(Tranylcypromine)。
苯乙胺类物质列表
许多重要的苯乙胺类化合物列表如下。为了使列表简化,侧链的立体异构体并未包含于此表中。除了此表所列,目前已经有数百种其他简单的苯乙胺类化合物。本表的资料是基于亚历山大·舒尔金(Alexander Shulgin)前瞻性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并且大多可以从《PiHKAL》一书中找到。
关于苯基乙胺,点击获得更多信息 。
一、什么是多巴胺?
多巴胺(dopamine,DA)是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一种神经递质。二十世纪50年代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神经药理学家阿维•卡尔森(Arvid Carlsson)教授发现。他因为发现了多巴胺而获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哪些器官分泌多巴胺?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叫做:多巴胺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中脑黑质致密部 (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SNc),中脑腹侧被盖核 (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下丘脑和脑室。
多巴胺能神经元投射比较广泛,可投射到伏隔核、嗅结节、杏仁核、海马、扣带回及前额叶,构成了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和中脑皮质多巴胺系统。
三、多巴胺有什么作用?
1. 奖赏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 (Mesolimbic-cortical Dopaminergic System) 在奖赏系统中起到核心作用,也就是从中脑腹侧被盖区 (VTA) 到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NAc) 的投射,并且与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海马 (Hippocampus)、杏仁核 (Amygdala,Amy)、纹状体 (Striatum,STR) 等脑区之间密切相关。
现在的研究普遍认为,NAc 脑区是产生欣快感的核心脑区,NAc则与神经系统内多巴胺浓度的上升与奖赏有着十分紧密联系。
VTA 的多巴胺神经元兴奋后会引起这些脑区内的多巴胺浓度的也随之上升,这说明 VTA 在奖赏行为存在着重要的作用。
多巴胺 (DA) 通过中脑边缘多巴胺能系统来调节情绪和动机行为。
2. 摄食
神经系统调控摄食行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其中有许多的脑区神经元以及许多的神经递质参与到了摄食行为的调控。
大脑中的多巴胺 (DA) 信号对进食行为是必要的,DA系统的改变与肥胖有关。然而,DA 在控制食物摄入方面的确切作用仍然存在争议。
3. 恐惧焦虑
多巴胺是在焦虑和恐惧状态下最活跃的神经递质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多巴胺 D1 和 D2 受体机制在介导焦虑中都很重要。
4. 睡眠与觉醒
过去大量的数据表明多巴胺能神经元是调控睡眠与觉醒的关键神经递质,但是多巴胺在睡眠与觉醒的调节中具体的作用机制还尚未明确。
临床资料显示,帕金森病
患者会出现白天嗜睡,而精神分裂患者则常出现失眠,其原因是因为帕金森患者的黑质和中脑腹侧被盖核的多巴胺不足,而精神分裂患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亢进。
但是,我个人认为,上述的很多功能和作用机制都是动物实验。
得到的结果。在人体中,其实并不一定如此。而且还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
关于多巴胺,或者整个神经科学(neuroscience)都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进一步的探索。
四,如何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1. 外出哂太阳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日光浴能增加多巴胺的生成量,可以从每天哂10~15 分钟太阳开始做起。当然,要预先做好防哂措施,带上遮阳帽和涂抹防哂霜。
2. 运动
大家都知道,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还能对情绪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经常运动能增加多巴胺的生成。
英语里面有个词叫“runner’s high”,就是形容跑步之后的那种欣快和愉悦的感觉。
我个人是一个马拉松爱好者。每次跑完比赛之后,都能high整整一个星期。我想,我当时的多巴胺水平肯定草鸡高吧。
3. 大笑
俗话说:笑是最好的良药。虽然真诚的大笑无法治愈急性病,但它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通过增加多巴胺的含量来提升情绪。看搞笑视频、情景喜剧和笑话书都能达到开怀大笑的效果。
4. 与心爱的人一起做饭和吃饭
从美食中得到乐趣,会引发多巴胺的释放。与所爱的人分享一顿美食,或者在准备食美食的时候保持亲密接触,可以提高多巴胺的释放。
5. 服用营养补充剂
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包括:魚、蛋、大豆、雞肉、奶酪、菠菜、茄子、馬鈴薯、番茄。。。)能增加多巴胺的生成,绿茶能增加多巴胺的分泌,益生菌也能增加多巴胺的合成,可以适量补充。
6. 听音乐
听纯音乐,尤其是那些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伴随着音乐唱歌和跳舞的话,都能增加大脑多巴胺的生成量。
或者自己有天赋,可以创作或者演奏音乐,就更加能提高多巴胺的释放了。
7. 冥想
丹麦和印度的研究者发现,练习冥想能促进多巴胺的释放。
8. 约会
与喜欢的人约会能促进多巴胺的生成,从而提升亲密和积极的感情,让你感到快乐、幸福和欣喜。
9. 养个宠物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与有皮毛的宠物拥抱时,多巴胺的分泌量会增加。
所以,多撸撸毛孩子们吧。
10. 睡个好觉
睡眠质量差会导致是多巴胺分泌量失衡。而每晚保证 7 ~ 8小时高质量睡眠就有助于恢复 平衡。
关于如何治疗失眠,请移步我的另一个知乎高赞回答
失眠时候如何快速入睡? - 唐博士的回答 - 知乎
11. 减压
多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跑步和骑车,并积极进行社会交往有助于减轻压力,从而增加多巴胺的生成量。
12. 做按摩
美国迈阿密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在做完按摩治疗后,参与者体内的皮质醇(压力激素)含量下降了31 % ,而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含量分别上升了28% 和31%。
所以,没事多去按摩一下。当然是正规的那种哈。
看到这里,相信你对我一定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