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章

中国公司跟风ChatGPT 最后能出什么产品?
- 2023 -
02/15
10:17
零号员工
发表时间:2023.02.15     作者:杜知航,顾昭玮     来源:财新网     阅读:85

从互联网巨头到初创公司,阿里、京东、网易有道、360等中国企业已经宣布将发布聊天机器人产品、服务,或直接将 ChatGPT 引入业务。图:视觉中国


ShoelessCai 评注

中国本土 AI 系列 PK 点或在于“特定文化训练场景”,ShoelessCai 关于《 ChatGPT 的一些“直觉理解” 》提到,ChatGPT 对于常识是有认知的。例如,用户输入“我吃了一辆车,很不舒服”,ChatGPT 能够识别“人类是无法吃下一辆车” 的这类谬误。然而,对于专业领域知识,例如,辨别“钟山只隔数重山”是否出自于《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就辨别不出,但是 ChatGPT 可以解释诗句的含义。Well,中国人大概一看就知道词牌和词牌名。

接下来,欣赏《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上联。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财新原文

  【财新网】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相关话题热度持续。从互联网巨头到初创公司,阿里、京东、网易有道、360等中国企业已宣布将发布聊天机器人产品、服务,或直接将ChatGPT引入业务。

  京东在2月10日宣布推出产业版ChatGPT:ChatJD智能人机对话平台,即自然语言处理中理解和生成任务的对话平台,预计参数量达千亿级。应用于零售和金融领域,主要用于内容生成、人机对话、用户意图理解、信息抽取、情感分类五个领域。

  科大讯飞于2月9日发布公告称,将于2023年5月6日发布讯飞AI学习机。公告称,科大讯飞2022年12月份进一步启动生成式预训练大模型任务攻关,讯飞AI学习机将成为该项技术率先落地的产品,将在AI学习机的中英文作文辅导、中英文口语学习等。科大讯飞1月30日公告,估计2022年净利润为4.669亿元至6.226亿元。

  网易有道2月8日向媒体透露,未来或将推出ChatGPT同源技术产品,应用场景围绕在线教育,网易有道的AI团队此前便投入到ChatGPT同源技术产品的研发,有道技术人士称,之前就推出了AI口语和作文批改等相关产品,从技术上来看都使用到了大量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

  阿里巴巴2月8日透露,已开发阿里巴巴版的ChatGPT,将和办公软件钉钉融合,目前在内测中。财新2月9日再次询问相关事宜,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没有更多信息可提供。

  百度2月7日也确认将推出类ChatGPT的产品“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三月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

  在海外,围绕ChatGPT的巨头之战已经打响。2月8日,微软宣布推出经AI优化的新版必应(Bing)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直接挑战搜索引擎巨头谷歌。而在此之前的2月6日,谷歌首席执行官皮查伊(Sundar Pichai)宣布,将面向测试人员推出对话式人工智能服务Bard,并在未来几周内向公众开放。Bard将最先搭载在谷歌搜索引擎。

  然而,谷歌在2月7日发布的一段演示视频中,Bard的回答出现事实性错误。这一“翻车”事件导致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下跌7.44%,一个交易日就跌去了900多亿美元市值。

  中国公司跟风推产品,短期内能否看到一个中国公司的推出的完全同类产品?多名业界人士向财新介绍,AI语言生成领域,有不同量级的模型,谷歌的LaMDA参数为1350万,ChatGPT模型的参数为1750万,英伟达-微软的MT-NLG模型参数高达5300万,然而参数越高,成本也越高。大模型优点是功能齐全,各类问题都能回答,不过精准度和成本也高。

  ChatGPT的费用至少包括训练费用、对话使用费、硬件软件费用,Semianalysis估算,一次性训练用约为8.4亿美元,每天的硬件维护费为69.4万美元,每次对话费用为0.36美分。按此估算,ChatGPT一亿的月活用户每个月只做一次对话,每月也至少需要5682万美元(约合3.86亿人民币)的维护费,这还不包括除开文字标记等人工费用,以及之前一次性的训练费用。

  初创公司元语智能在2月3日上线对话模型工具平台(API),名字就叫ChatYuan,有媒体称其为“向ChatGPT宣战”。元语智能称,ChatYuan上做出来的对话框,可以用于回答法律、新冠等各类问题,还能创意性写作。元语智能曾短暂上线对话小程序ChatYuan,然而小程序不久后关闭,称更新维护至2月13日。

  而在较为狭窄的垂类领域,许多公司走的小模型路线,小模型特点是准确度相对高,训练和运行维护费用低,但是回答内容比较狭窄,比如小冰、庖丁等开发的金融文本生成服务、有道的翻译服务等。该领域的商业落地已经比较成熟。

  ChatGPT同源技术究竟是什么技术?网易有道方面2月9日回应财新表示,同源技术即AIGC(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不过,网易不追求ChatGPT使用的那种大参数、大成本的大模型,毕竟网易有道不像大厂那样能“烧钱”。网易有道2022年三季度净亏损7.39亿元。

  网易有道介绍,网易的目标是在教育和学习等垂类场景,用小型模型做AIGC服务,例如AI口语、智能作业批改、长难句解析等。

  网易有道首席科学家近日的沙龙中称:“这次技术的更新是一次颠覆性的创新,但在实际应用过程并不需要这样一个大而全的模型,需要一些纵深的探索。比如,有道正在探索ChatGPT的小型化和同源技术在学习场景中的具体应用,这个过程加深了我们对于ChatGPT的进一步理解。”

  两名AI文本生成领域人士向财新分析,从公司角度讲,是否能做出像ChatGPT那样的大模型,和是否能“烧钱”的能力很有关,像百度、腾讯、阿里、科大讯飞、小米、海康威视等,预计有这样的资金储备,而像云从等AI四小龙本身就长期亏损,要专门安排团队来做类ChatGPT技术的可行性很低。

  上述人士分析,ChatGPT相关研发应该是和公司产品紧密结合,产品最后应该能给公司输血。小模型和ChatGPT这样的大模型已有距离,而AI视觉公司和ChatGPT这样的语言生成产品关系就更远了。

  ChatGPT能够成功,还有许多技术因素。业内共识则是,要做出ChatGPT需要大参数的大语言模型,AI给出答案后,还需要人工微调,微调方法千差万别,此外还要有大量资本和人力投入;最后,产出内容是否安全可靠,是否能落实到搜索功能中,仍然是个问题。因此,并非有单种AI能力就能做出ChatGPT一样的产品。

  在1月底2月初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许多中国公司都宣讲了自然语言理解的业务情况,凸显自己与ChatGPT的关联。AI视觉公司云从和汉王科技等,AI语音识别公司海天瑞声和科大讯飞等均发布过公告,提到与ChatGPT和Open的关联。上述公司均经历了数日的股价大涨。(详见《ChatGPT概念股连日上涨 自然语言理解、AI识别公司受热捧》)

  京东尚未宣布ChatGPT竞品,但称可能学习ChatGPT技术。京东集团副总裁何晓冬博士2月8日对《通信产业报》表示,京东云旗下言犀人工智能平台,未来借助ChatGPT等相关技术成果,将加速我国在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

  此外,网络安全公司三六零2月7日公告称,公司目前在类ChatGPT、文本生成图像等技术在内的AIGC技术上有持续性的研发及算力投入,但公司的类ChatGPT技术的各项指标只能达到略强于GPT-2的水平,与当前的ChatGPT相比尚有代差的落后。公司何时推出基于类ChatGPT技术的demo版产品及其实际效果如何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原文链接

长按/扫码,有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TOP 5 精选
回到顶部   回上一级
写文章

最新资讯




直播笔记


热点话题


精品论文


有你的鼓励
ShoelessCai 将更努力





文档免费。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