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当地时间2023年2月21日,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威尼斯水位极低,部分水道干涸,贡多拉船停靠在河边。据报道,意大利的河湖今冬遭遇严重缺水,主要河流的水量比往年同期少61%,阿尔卑斯山的降雪量不到正常水平的一半。这也是自2022年夏季的旱情后,意大利再度面临的严重干旱。图:Luigi Costantini/视觉中国
ShoelessCai 评注
转自搜狐网中新社,有删减。补充信息,去年香港推出吸引人才计划。
原文
中新社香港2月21日电 (记者 韩星童)随着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高铁香港段、罗湖等陆路口岸陆续恢复服务,久违的两地往来人潮重现,正宣告香港摆脱新冠疫情阴霾,曙光初现,恰是春暖花开好时候。
两地恢复人员正常往来后,香港旅游市场明显回暖,早前特区政府公布,自2月6日全面“通关”至17日,超过260万人次旅客经各陆路口岸出入境。根据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统计数字显示,过去一个周末(即18日及19日),入境旅客逾53万人次,其中入境内地旅客近12万人次,比一个月前增加了近4倍。
同时,两地经贸合作正迅速恢复,甫“通关”,逾300人的南京代表团便来港举办推介会,并在金融创新、服务业扩大开放等领域,与香港集中签约一批合作项目,成为首个内地来港招商团。天津、深圳等地紧随其后来港交流。
去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科学园,无疑给了香港更足的底气深耕创科。创科界人士普遍认为,现在是香港创科发展的黄金时期。
要发展创科,人才是首要条件。香港去年推出一系列“抢人才”“抢企业”措施,冀在未来3年内每年吸引3.5万人才。中西荟萃的优势,令香港在机制、语言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吸引海外人才相对容易。
去年,国家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社会反应热烈。这令香港科技大学校长、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主席叶玉如看到香港以己所长效力国家所需的空间,她建议成立大湾区健康老龄化研究中心,并在港设立生命科技及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这些都是香港的强项。
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刻,香港期许从中看到更多融入国家发展的机会,共同筑梦,共享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