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照——《阿富汗和平的代价》。图:Mads Nissen/WPP
对某些同学的道歉,以及 Jingyi 的态度
01 补个游记
这段旅行和野营的游记,5年之后才补上。
五年了,除了自己对世界和人文社会有更多的理解之外,这五年几乎没有让我感到满意的事情,但是即便如此,出门还是笑对社会的。我压力倒也蛮大,只是,我相信,即便你压力最大的时候,仍然能回想起笑话和人们比较美好的部分,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我记得是诺言的同学组织的活动,当时就是扎营、聊天、看流星、唱歌 —— 写到这里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龙华片区的同学要演绎偶像剧了。
但是不好意思,天空划过的流星,银河 ,那种“哇哦~~~”欢呼的感觉,更加深入人心。
某一天,Jingyi 会忘记任何偶像剧,但是一定记得那天晚上仰望星星的感觉。
另外冰梁山上的各种解手问题,你懂的。
02 星汉灿烂,一如大脑中的想法
除了学习算法,直播学习过程(作为一个34岁的人,都不一定学的过学校里的大一新生)。
那么现在30-40岁的人做企业的优势在哪?无非就是懂事、懂人、团队生产力撬动得起来。
回到冰梁山场景 —— 星空很近。
我记得我向天空伸了手,我记得我伸手去勾天上的星星。
那一刹那我许了愿望,也忘了。我记得我们唱歌,我记得我录了音,我记得我当时也没感觉到什么。
时已至此,对于“吓唬”这件事诟病颇多,诺言几乎没怎么说过,就说了为啥要从北京回来。
就是因为突然被说小三,卧槽,我连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后来还加了当事人问了下情况,没问出什么。
将国外同学纳入票圈时,就置身事外了,因为不知道啥情况嘛。
03 我有欣赏和想学习的对象
也不知合适不合适提起。
冰梁山同行的一个女生,北京某院校研究生毕业。
就我们等流星那会吧,她就展现出很自然的部分。她也没参与上述的“吓唬”。
按照我初中同学(就是考10门课可以挂11门的那波人)的做人做事风格,会甩出这么一句话:因为人家看不起你。
Well,但是人性比较好的那一面不变的对吧?
人家看不起,那我自己做点事,让人家看得起不就行了?
别人看不起你,是别人不对了,那不是与整个社会为敌?
04 五年来有啥进步呢?
进步在于,我在上海 review 冰梁山上的情景,肯定很美啦!
说实话哦,这是一件比较艰难的事,因为那些 trick 并不复杂。
搜索找信息,离散化和对象有关的信息,散播出去,社群嘛,某些词看多了,自然就容易提起。
只要一个人很专注于一件事,大脑一段时间不接受其他知识刺激,也很少参加应酬的,一定会觉得自己被环境针对了。
比较艰难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在知道这些 trick 的基础上,表现得更加优雅,或许,学理工科就能解决。
撸起袖子加油干嘛。
05 结论
经常旅游,经常社交,别在深闺自怜。
这是非常自然的结论,即便不为了组家庭,丰富自己阅历,也非常不错,对不对?
而且,人嘛,都一样的。
女生不想承担的财务大任,男生也不想承担;
女生不想被别人说,遭别人白眼,男生也不想被说;
女生希望另一半比自己更好,男生也一样的;
因此,Jingyi 一直建议向你喜欢的人学习,向你喜欢的人,喜欢的人学习,更容易接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