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文章

能力提升 | 如何从公众号文章中汲取需求?
- 2023 -
04/05
06:06
零号员工
发表时间:2023.04.05     作者:Jingyi     来源:ShoelessCai     阅读:111

2023年3月27日,北京家乐福创益佳店,小件物品陈列盒被集中码放于购物车内,陈列架被逐步清空。据公告显示,该店因租约到期,将于3月29日起停止营业。店内货架空置,剩余商品被装箱打包,偶有附近居民前来挑选,但所剩商品无几。家乐福创益佳门店于1995年开业,是家乐福在中国内地开出的第一个门店,被称为“内地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卖场”。图:财新 张芮雪


01 警戒第二人称写作

前段时间(其实前几年),很流行一个词叫做“同理心(Empathy)”,这意味着,自己可以蹲下来,更加懂得身边的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看问题。大家会发现,第二人称写作,很流行。

然而,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作者了解她的敞口吗?这句话意味着,那些对公众的文章,用第二人称写作时,搞得清楚对象感是什么吗?知道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吗? —— 这是一个问题。

如果,任何公众号和不付费媒体无法理解的话,那么,可能有偏。

第二,别说得所有人都和你很熟一样。有一些可以 Fast Judging 的论断,例如“你是XXX”,这说明这些人对于“对象”的第一印象 —— 即便读者和说者都不知道对象是谁。有一些非常 Intimate 的论断,例如“你老爸是XXX”,这就很尴尬了 —— 这个时候,文字作者是在和所有人套近乎吗?对吧?

02 母上大人二三事

母上大人中学被选上直接入厂的那种,可以认为,我们还在读大学苦思冥想的时候,一部分人已经不用担忧就业问题。

母上的起薪 2K,加上通货膨胀率 8K。1990年的时候。

母上在本人四岁的时候,和很多家长一样,为小孩健康奔波,还陪在医院。 —— 不知会不会被医院医护人员或者清洁人员误认为,没有房子。

母上曾经考过房地产销售的职业资格证,考出来了。

感谢她对我事业的支持。

03 有成就了再说

有一件事很有意思,我自己在闵行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只字未提要考什么学校,就是自己在准备考研资料,搜集期末卷子的时候,某天有种异样的预感……

然后,你懂的。

我认为,有人关心我的选择,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就是写出来识别一下,我知道了。

04 与家人和睦相处

笔者和家人关系挺好的,笔者甚至认为过度依赖了家里的亲戚朋友,笔者因为家长支付我资金而颜面扫地,注意 ,是颜面扫地,颜面扫地,颜面扫地。

我觉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丢脸(I feel ashamed for stilling relying on parents when you could earn money. Perhaps I need to work harder to find some opportunities.)。

这样说会伤害我父母和我亲戚的感受,但是,真的。

笔者会继续想办法动脑子工作!

请点击 《 毕业五年到月入三万 —— 这是个弯路 》。

笔者不责怪自己的家人,家人嘛,有什么好责怪的?

05 为什么说和亲戚关系不错?

我母上的弟弟,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帮我还了中国银行助学贷款的一半,就其当时的现状,我真的是非常感谢了。

然,如果我自己创业,结果涉及到我亲戚的,那么,他们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如果是错的或者说谎的部分。笔者会适当与其交流,依据原则:

第一,消息来源是否合适?

第二,说话是否带有起义?让人误解?

第三,内心安有恻隐?创业是压力很大的事,其他人可有恻隐,现在作为 Jingyi 的亲戚,不能有。

06 无论怎样都要积极 最终一定有人为你开门

本人投递简历的数量是 3896 份。

之后投简历找工作,只有以下说辞:

第一,贵司想达到什么效果,收益率有指标吗?其他方面有指标吗?

第二,需要我哪方面技能,或者哪些技能公司没评估到的。

第三,别纠结我会不会离开公司。公司的收益率指标达不到我自己离开公司,公司收益率达到了,我们继续聊是否要继续合同 —— 这样合理吗?

07 再一次想到苏商集团

我记得在自己的文章里说过,《波士堂》有一期邀请苏商集团老总(很久之前,具体有点忘了),主持人一遍尖锐地提出,其所持的略带狂感的说辞,一边看他题词“悲慧祥和”。

笔者当时说,很难理解,很矛盾。

笔者自己创业之后,自觉更能理解,一边自然地段子和视频课里的吐槽、说教,一边是不断审视自己已有的知识。

按照我们学数学的理论,如果本身性格和社会预期产生分歧的时候,更高的能力,更快的速度,可以解决这种矛盾。

创业有诸多好处,让风雅不再那么遥远,让知识变得更加易懂,让玻璃心和伤感更加有动力产生生产力。

08 多向人们索要意见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的场景),你工作几个小时很累,想去咖啡厅泡杯咖啡继续 ——

你忽然惊醒

听到A君正在谈论你

……

TA 谈论你的外表、你的为人,你的资产、你的素养,甚至是你的健康

……

你会怎么想?

这人怎么这么坏?怎么这么恶劣?

Jingyi 告诉大家,你,错,了!

A君是一个样本,用官方点的话说,叫做“偶然性” —— 其背后必然有必然性 —— 即真实的总体。

我们应该怎么办?伤感吗?愤怒吗?反唇相讥吗?疑惑对方的用意吗?

都,不,对!

我们应该认为,目前关于自己的评价,很有可能就是这样的。

怎么办?

解释啊!拿出你的成绩,拿出你的工作结果,拿出你的工作业绩!

简单吧?一旦我们纠结于说话之人,所有的焦点聚焦于一个人,这时候结论很可能会产生偏差。这件事很简单,对人的评价,怎么可能客观得过对事情的评价呢?



原文链接

长按/扫码,有您的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







TOP 5 精选
回到顶部   回上一级
写文章

最新资讯




直播笔记


热点话题


精品论文


有你的鼓励
ShoelessCai 将更努力





文档免费。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