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人到达一定程度一定会增加文字输出,因为这是最有效和世界交互的方式,现在人们流行视频。然而吧,昨天忽然想到某次看电视剧,看到一半直接看故事梗概了,想想还是阅读比较有效率。
其次,社会科学告诉我们,人和人本身又有相互影响作用,即永远考虑那些理由和你不一致的人。
前段时间在搜索引擎搜索了“张天一”,原因有二,一是我们办公室门口的孵化器同学工作不积极,我就无法理解张天一说的,自己最喜欢做的工作是“前台”怎么理解了;二是以前在微信公众号看过其写自己父亲,才觉得人嘛,哪有那么多伤感,找到热情,并且把事情做好是很重要的。
那我就写写我母亲吧。
之前写过,最后其郁郁寡欢的,好在人生后几年非常开心,她因为我送她 iPhone 而高兴,但是我会因为她的高兴而觉得不爽。后来我意识到,一旦我折磨自己,她就心绞痛,她把我当作一生唯一工作成果。
再往前,母亲有约会对象,被我质问其情感状况,然后他们就不约会了。但愿上海人别以为我因为自私的原因让母亲一定留在我身边,关键问题在于,你约会可以,先了解别人情感状况。确实后来我也没有过问,家长有任何选择自己人生的理由。
再往前,母亲送我到机场,我让她多看书,跟上节奏。
母亲经常说让她承担事情,而事实证明其对世界理解有限,很多情况调查研究也不够。
大学期间相处少,其实中学我就应该更加叛逆,而不是依赖家长,小孩越依赖,家长幸福程度越低。这几年,对于我父亲也一样,我认为他们骂得对,做得不对,由于知识的限制,他们做着和他们意愿相反的事情。
高中时候因为太粘腻了,母亲肋骨骨折。她坚持来接送我,但是没有识别用意,我没有 GET 到。
初中时候母亲阻止我玩网络游戏,当时很愤怒,现在能理解。
小学时候母亲让身边同学有一种“很凶”的印象。
小学时候母亲开餐饮店,客人聊熟了随意吃店里的菜,也不知道制止。